分卷阅读184(2 / 2)
他直觉这次蝗灾之后,朝堂恐怕又要有一番清洗了。
现下陈侍中为首的世家官员都坐看天子笑话,没有足够的银两买粮,纵使天子派兵,难道能将蝗虫杀了给灾民饱腹?
那可真是笑话。
因此朝堂上平静下来,天子要为灾民祈福,朝堂上也无人异议。
蝗灾从青州至隆西两地,方谯带兵在青州,隆西在西侧,更靠近隆部,届时由孟跃亲自出面与隆部来使交涉。
而青州和隆西两地城外,粮商徘徊在侧,更有远地的大粮商先行派了小部分粮过来试水。
按照孟跃曾经所阅史书,她或许可以效仿范公,徐徐图之。奈何时间不等人,更有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她赌不起。
黄昏时候,隆西高空升起狼烟,众人莫名,周边粮商疑惑:“难道是民乱了?”
有人生了退意,若是灾地民变,他们带着大批粮食就不是去赚钱,而是羊入虎口。
“慌什么,派人去看看就是了。”粮行行头道。
探子入城,好一通搜寻,只见街道冷清,入目是衣衫褴褛之人,孤儿老弱,未有闹事者,遂匆匆回禀。
粮商们安了心,“或许是其他事情,与咱们无关。”
次日一早,一干粮商收到请帖,道朝廷拨粮不足,管后勤的送粮官想与他们购粮,价格好商量。
一干粮商对视一眼,知晓机会来了。
行头于海四十五六,样貌平平,不高不矮,一双眼睛十分亮,他出自中州,势力最大,睨了众人一眼,“每斗粮不低于120文,诸位可有数了。”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拱手,“谨遵行头命。”
一行人陆陆续续入了隆西主城,兵士开道,好不威风,引众人入当地刺史府。
于海看了一眼府外的两座威严的石狮子,理了理衣领,昂首走过大门。
商人卑贱,从前只有他们低头的份儿,如今也有官员求着他们的时候了。此一时彼一时。
门后一名年轻人高唱:“中州大粮商于海,到。”
于海微微颔首,不经意瞥见年轻人手里拿着名单,果然下一刻又念着:“中州含林县中型粮商孙鸿,到。”
“错了错了。”于海身后的男人纠正,“我孙家在中州只算中上,但在含林县却是头头儿。”
年轻人受教的点点头,“这就改。”
这种事没甚稀奇,顶多是手下人不仔细,但是于海经商多年,练就了一身惊人直觉,越想越不对劲,脚下的步子也慢了。
孙鸿还记着方才的事,骂骂咧咧,不小心撞到于海,“行头对不住,对不住……”
于海抬手制止他,让孙鸿看四周,“堂堂刺史府,怎么没有一个丫鬟小厮?”
迎他们的是士兵,刺史府外守门的也是士兵,甚至大门内唱名的那个年轻人也是一身劲装,瞧着像个练家子。
于海脑中几转,面色大变,“不好!”
他几乎是飞也似的往外冲,一路撞倒了好几个粮商,却在即将冲出去时,朱红大门嘭地关上了。
陈颂抱胸笑道,“不愧是粮行行头,这敏锐力就是厉害。”
话落,他止了笑:“给我拿下。”
府内冲出大批兵士,将于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