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2 / 2)
她人虽然冲着上首的袁绍,眼睛却往案下面瞟。
啊,太远了,近视看不清啊……
曹班只能微微弯腰,一面维持着认真听袁绍说话的样子,一面压低头,眯起眼睛,努力去看册子上面的字。
按照目录索引,翻到了第二章 -袁绍派主公出兵的场合。
曹班继续往后翻——
——第一节 -主公为先锋的场合(不可能);
曹班:……
曹班视线往下。
“找到了。”
第五节 -主公为后军的场合。
只见戏志才在上面写道——若袁绍以主公为后军,则辛评必为监军随之,此乃天赐良机,主公可杀辛评后夺粮,随姑臧君西行与白波军汇合,再从西面攻洛阳。
听起来确实不错嘛,看来我们小戏忠真是长大了啊……
曹班不由想起当年在扶风格物院,戏志才捉弄华佗,找自己哭鼻子告状的样子。
袁绍见他最担心的曹班对他的安排没有异议,心里松了口气。
他派出去的斥候传回消息,董卓在小平津以南,有约五万人马,他手上的四万打董卓的五万还远远不够,冀州牧韩馥他是指望不上了,这个韩文节居然写信来说自己生病了,讨董一事爱莫能助。
这个仇袁绍是记下了。
所以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剩下了豫州刺史孔伷,孔伷曾经和党人关系密切,其人十分重视名节,必然不会做出韩馥那样背信弃义的事情。
年关过后,天气慢慢回暖,只要河水一化,他就立刻动兵。
袁绍对这种蓄势待发的氛围感到十分满意,刚想将发兵的时日公布出来,坐在最下首的辛评却突然站起来,主动请缨——
“评愿为先锋!”
曹班本来还在翻册子,一听辛评居然起来反驳袁绍,便知道有乐子看了。
呵,他们难道没提前商量好?
袁绍这手底下人心散得啊……
曹班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见袁绍瞬间黑了脸,段宁也隐隐笑着和曹班对视一眼。
“鉴之,你先坐下。”
辛评出身颍川辛氏,他与弟弟辛毗和荀谌一样,都是自己来投奔袁绍的,辛氏兄弟论才华和智谋不及逢纪、荀谌、郭图等人,但是他们带来的部曲和门客,是袁绍所看重的,袁绍也不想和他硬来。
辛评祖上是陇西人,内迁颍川后靠作屠户起家,家门虽然不及颍川其他世家,但家底相当丰厚,辛评自小习武,听着祖辈们讲述抗击匈奴的故事长大,自认不比寒门出身的吕布差到哪里去,也想建功立业一番。
他故意当众提出来,就是要给袁绍施压,哪里会听袁绍的话呢?
见吕布也不敢和他争,他便更加自信了,背手立在堂中,大有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走的架势。
袁绍现在就后悔没把谋士们叫过来,他哪里想到辛评会“临阵反水”呢?
辛评作先锋不是不可以,但辛评当先锋去了,谁来帮他监视曹班呢?
辛评反应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