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2 / 2)

加入书签

曹班看了一圈,最后目光投向戏志才:“志才认为呢?”

戏志才借黄巾“威名”留住城内的百姓的计策非常见效,于是大家又纷纷看向他。

年轻的谋士不卑不亢,似乎早有准备:“回主公,忠以为,先退出奉高县,散布撤兵消息,诱敌来攻,再灭其攻城主力,则博县可复矣。”

王融冷哼一声:“说得简单,谁去诱敌,士兵撤出后,敌人来攻,一城百姓能守得住?”

“不过到那时,四面皆是真黄巾,倒不怕百姓东逃了。”

一直沉默的诸葛瑾却在这时出言:“我愿意带人守城。”

他缓缓抬头,望向曹班:“我本就是泰山郡百姓,托家父的福,诸位父老乡亲也认得我,在郡内能留我几分薄面。”

王融见他年轻,有些鄙夷:“狂妄小儿。”

诸葛瑾瘦削的身材几乎撑不住宽大的衣袖,他拢袖,向上座伏首:“瑾不敢妄言,愿以诸葛氏之名承诺,代使君守城三日!”

“好!”曹班终于表态,“有诸葛兄守后方,我出阵诱敌也放心了。”

曹班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主公不可!”戏志才是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他又是惊骇,又是懊恼,直接否定了自己刚刚自信满满提出的计策,“此计欠妥,忠只是——”

曹班打断了他的话:“我认为此计甚好,若非如此,还有何计能使我万人之军攻黄巾三万守城之军而折损不过半数?”

“我要的不仅仅是胜利,若是这仗打至只剩我一人,就算全歼黄巾,这样的胜利于我何益?”

戏志才哪能不明白曹班的意思?虽然黄巾缺少装备军械,但是人数三倍于我方,攻城若是一击不溃,则再无反击可能,为今之计只有利用他们对泰山郡的图谋,将战场转移到他们有把握的地方,但是——

对于格物院出身的各位来说,没有曹班的胜利,也毫无意义!

在座也多是这样的想法,就连王融也对曹班出阵诱敌表示反对,黄巾发展如此迅猛,若是曹君实的部曲都不能克,那他们琅琊国被黄巾攻陷,也是迟早的事情啊!

曹班也知道想说服大家不容易,因此她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她左下首的符柯。

符柯回看她,半晌,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站起身,行至堂中,右掌贴在心口,感受掌下血脉的鼓动。

符柯看向她立誓效忠的人,时光流转,一切仿佛回到多年前洛阳的费亭侯府,在那光线昏暗的东厨内,女孩对另一个女孩道:“我奉你为我的主公,主公所思就是我所虑,主公所望就是我所欲,我愿以全部的生命,换主公得所思,成所望。”

符柯对曹班道:“我会一直护在主公左右。”

有符柯一言,众人这才放心下来,被暂时顶了贴身保镖位置的许褚也没有怨言,在接下来的进攻部署中主动请缨,领了北面突袭攻城黄巾的任务。

王融也一脸热血沸腾,提议世家部曲随曹班一起假意攻城诱敌,但是被曹班拒绝了,她提出诱敌是因为黄巾认得她的脸,这样成功率大,不是真的想死,诱敌成功后需要立刻转守为攻,因此这支队伍必须善骑射——即墨军事学院骑兵学术系是不二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