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是到即墨港了吗?

听说曹使君擅修船事,不知他能否有幸见识见识。

于是他将弟弟抱起,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雾蒙蒙的海面上,零星几艘渔船在码头边,不少人从渔船上搬运新鲜的鱼获。

他摸摸弟弟的头,温柔道:“你还不曾去过京师,有机会阿兄带你去见识洛河码头漕运的场面,那才真是浩浩荡——”

他话还没说完,风吹过海面,将水汽拍上岸来。

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岩石,雾气随之而散。

浓雾之后,是停在即墨港的千里舳舻。

第87章

“欢迎来到曹使君治下即墨港!”

沿着海边,长长的小路两侧,货郎们拉着新鲜的海货在吆喝,诸葛瑾叫停马车,把弟弟从车上抱下来。

马车前面的骑兵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名骑兵给两人带路:“主公有公务在身, 由我陪两位公子去府衙。”

见诸葛亮的视线一直往旁边的木板车上飘,骑兵贴心道:“二位若是不着急,可以先在港口看看。”

即墨港原本只是一处小鱼埠,自从曹班在此地建立了即墨军事学院,东面又建了船厂、修了船坞, 从南方来的大海船在这里停泊, 越来越多的百姓在这里进行贸易, 定居此地的人也多了起来。

诸葛兄弟的马车在人群中十分显目,一个带着貂皮帽的货郎带着讨好的笑脸上前。

“郎君从外地来吗?是要行商、投亲、还是公务?”

见诸葛瑾疑惑, 货郎很快道:“行商的话我这里南边交州的、北边并州的货源都有,喜欢海货家中还有今日清晨刚捕上来的鲜货,投亲的话我有咱不其县的居民录,府衙上月更新的版本, 公务的话我也可以给二位带路,这条路我再熟悉不过了,天天都要走三遍……”

货郎这一大串话说得都不带喘气的, 显然是非常熟练了。

诸葛瑾哪里见过这场面,好在带路的骑兵比较有经验:“郎君最好牵住小郎君, 这两日刚开海禁, 南边的运粮船卸粮起码要五日, 每年这个时候,港口就会比较吵闹。”

围在诸葛瑾身边的货郎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见到骑兵身上穿着即墨军事学院统一的院服,肩章是学院生的一“星”章,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搓手道:“郎君一定是送小郎君来即墨启蒙的吧!”

“即墨军事学院我有熟人啊,哎呀,听说今年军事作战系又是大热系,郎君要是不想小郎君输在起步绳上,我这里有军战系分系考核宝典,只要二百钱!”

诸葛瑾听过即墨军事学院,听说是曹班亲手创立的学馆,将经学和行伍混做一谈,在泰山郡本地士族中的名声并不好。

诸葛瑾对此不感兴趣,但不妨碍弟弟阿亮已经被货郎用一枚柰果勾到他的货摊上了。

骑兵小声劝诸葛瑾:“郎君莫要信这个,今年大热的还是我们骑兵学术系。”

诸葛瑾将柰果还给货郎,牵起诸葛亮的手:“我和阿弟都不会行行伍事,像名士蔡邕那样治学注经才是正道。”

骑兵耸耸肩,对诸葛瑾的论调很习以为常的样子。

离开港口,诸葛瑾重新抱起诸葛亮上了马车,却摸到弟弟怀里又什么鼓起来的东西。

他伸手,从弟弟衣襟里摸出两只圆滚滚的柰果。

“哪来的?”

兄长表情严肃的时候,比父亲母亲都还吓人。

诸葛亮小声道:“姨姨给的。”

诸葛瑾轻轻挪过弟弟的下巴,这才发现,弟弟的脸颊上,有被手指掐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