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1 / 2)

加入书签

后面对刘邦的军队时的逢战必败、以及再次投降后的自尽,和那二十余万被坑杀的秦卒有多少关系。

………

“把骊山刑徒带成了一支项羽之下无敌的军队”。

自古以来最好的军卒都是良家子。

能将刑徒带成一支精锐,其难度远高于带领一支正常的军队。

英布虽然还是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骨头软的章邯带兵能力确实不错。

怪不得秦二没杀他祭奠亡魂。

………

原来如此。

被坑杀的多是刑徒,秦卒对项羽的恨意就会大幅度降低。

即便有后续补充的“关中子弟兵”,也不可能是上郡军。

嬴云曼不可能让上郡军加入章邯的军队。

项羽降秦之后,唯一能容得下他的地方就只有上郡。

她必是将项羽调去上郡以抵御匈奴,而韩信继续收复秦地。

难怪项羽的飞羽军是征匈奴的“第二军”。

………

永免徭役果然和军功爵制有关。

张良难掩悲色。

秦二用来威胁他的韩地徭役,原来是被项羽坑杀的韩人换来的。

原本幸灾乐祸的赵人也再也笑不出来。

骊山的赵人刑徒也不在少数。

他们之前竟然在为项羽坑杀赵人而暗喜!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终于发现:赵王什么都没做。

秦二为坑杀自责,为被坑杀的秦卒亲赴新安、以胡亥的头颅为祭品举办祭奠,为秦卒血亲永免徭役。

本该为临阵换将负责的赵孝成王什么都没做。

【由于无法确认这二十余万秦卒的具体身份,只能查到有哪些人参与了对反秦联军的作战。】

【所以只要是确认为死亡或失踪的参战者,都被视为免除徭役的对象。】

【我有疑问:免除这么多人的徭役,不会影响国家的运转吗?】

【当然不会,你可以永远相信秦二的理智。】

【秦二给自愿参加徭役的那部分秦人发粮食啊。农闲时期参役能赚很多粮食,那时候的百姓都饿怕了,谁会嫌存粮多呢?】

【也叫以工代徭役——从强制的无偿徭役(有一点但不多,可以忽略不计),转变为发工资的有偿工作。】

【秦人锐减八百万,粮食的产出远超消耗,秦二免除部分秦人的徭役,其实也是在休生养息。】

【可是人少了种地的人也少……】

【放弃下田,只种中田和上田,粮食差额自然就出来了。】

【明白了!】

永免徭役之后,就可以自愿参役获取很多粮食!

秦人将自己代入之后,顿时更加渴望被免除徭役。

黔首获取粮食的方式极少,若能多些存粮,就能养活更多的孩子,而不是眼睁睁看着至亲饿死。

那些几近麻木的痛苦,或许就不必再去体会。

………

发工资的有偿工作。

张良立即想到了工匠。

除了工隶臣和刑徒,其他工匠都可以获取佣钱。

秦二将无偿的徭役转化为有偿的工作,这样即便大秦往后再无徭役,也依旧可以“征”百姓完成筑城、修路等“工作”。

但徭役不仅是力役,兵役又该如何?

兵役不同于可以在农闲时才征发的力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