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3 章 小眼睛(修)(1 / 2)

加入书签

话虽然是这个话,但怎么感觉都不对呢。

九阿哥冷笑道:“十四,你是不想让十五跟咱们搅混在一起?”

十四像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嚯一下站起来就差指天发誓了:“九哥,你怎么能这么说?我要有别的想法我不配当人。再说什么叫跟我们搅混,在一起?我们就那么不堪吗?”

九阿哥:---

十阿哥站在两人中间和稀泥:“别吵吵,十四,九哥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是不是九哥?”

九阿哥不屑道:“十四,你心里怎么想的你自己知道,别在这里顾左右而言他。”

十四愤怒:“九哥,我怎么顾左右而言他了?我就是故意不想叫十五过来又能怎么样?一时忘了而已,九哥你就对我诸多猜测,我还不知道咱们怎么不堪呢甚至于要不让十五来。我担心他抢了我的风头,才不让他来的行了吧。”

说完大步走出去,摔门下楼离开。

九阿哥看着还在晃悠的雕花门,气笑了:“不就是受宠吗?才得到一些赏赐就不是他了。”

十阿哥:“十四没有那么多心眼,九哥,他走了不吃咱们吃,这家的烤鸭和桂花糕一绝,快来快来。”

九阿哥扭头一瞧,人已经吃了起来了。

“老十,你跟我说实话,你一点儿都不觉得十四可疑?他可是为了争宠能踹你的。”九阿哥坐在对面,晃着手里的折扇一下又一下地敲着桌角,咚咚的声音不大,却让十阿哥觉着头疼。

“九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拿扇子,扇冷风啊?”

九阿哥把扇子扔到了桌子上,靠在圈椅里,“老十四这个人,我怕他以后还会给八哥来阴的。”

张明德那件事要不是他乱说,八哥能被夺爵?

十阿哥慢慢吃着烤鸭卷,就一口温温的小酒:“十四只会那些争着在皇阿玛跟前表现的手段,没什么大问题的九哥。你就放心吧,快吃,这一桌子菜也花了小二十两呢。”

九阿哥摇摇头,看不上十弟这小家子气的模样。

“是不是没钱花了?”说着摘下荷包,甩出去一张银票,十阿哥拿过来一瞧,“五百两!九哥,你又发财啦?”

倒是毫不客气地折一折,在马蹄袖子里一塞,然后亲就自给裹一个晶莹透明的烤鸭卷递到他九哥手边。

九阿哥嫌弃,不要,自己拿了春饼皮去裹。

“发什么财,你当生意那么好做?这是底下人孝敬的,你听九哥的,就是随便管个什么事别白闲着,也不至于总是囊中羞涩。”习惯性念叨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两句,才说正事儿,“你说十五那小子,能喜欢什么物件儿?好玩的只怕很难打动他,他有那个什么词条,那就是天底下最好玩的了,还能稀罕什么凡物?”

十阿哥出主意:“我看他得到玻璃杯奖励那次挺高兴的,要不然咱们给他找一些个玻璃玩意儿。那词条虽然说神奇,但奖励给的一般,瓜子炒茶锅,咱们随便一翻腾都是一大堆

比他那些好的。所以咱们找来这世间的奇珍,未必不能让十五感兴趣。还有什么前朝当世的名人字画,给他整两幅,总有能打动他的。”()

九阿哥一言难尽,说道:“就他那考个秀才都费劲的样子,能欣赏来什么名人字画?”

?藤萝浠月提醒您《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十阿哥被一口酒呛住,咳个不停,然后说道:“九哥,你这话可别让十五听见了。再说十五说不定比咱们都强呢,好歹考了个童生,咱们去考说不定童生都考不上。”

说起这个,兄弟俩其实都挺惭愧的,他们的确自小有满蒙汉师傅教学,但对于作诗作文一道,都很有欠缺。

十阿哥尤其惭愧,好歹他九哥蒙文学得很好,现在连红毛子文都会呢,而他就是彻底一无是处了。

“我家有一副文征明的真迹,等我回去找找,白放着也没用就拿出来当给十五的见面礼。然后咱们待会去一趟琉璃厂,再寻摸一趟好东西。”

九阿哥同意。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经过,出于好奇朝大敞的门里看一眼,便停下来请安:“九爷,十爷。”

九阿哥看见这人立刻满脸笑容,热情道:“揆叙,好久不见了,进来坐坐。”

*

胤祝趁着睡午觉的时间整理自己这些天得到的奖励。

好眠小夜灯纯纯白给,它不是蓄电池形式的,如果想用上这个小夜灯,可能需要先用几十年把电搞出来。

那一包棒棒糖总共有三十个,已经被他吃了三个,还有二十七个,以后慢慢吃,一天一个。

但是这种吃独食的愧疚感觉太强烈了。

要是这辈子的爹娘都不管他,他吃独食还能安心一点。

还有雪米饼呢。

虽然这是现代特别平民的食物,但酥香脆,而且物以稀为贵,胤祝敢说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能拿出来这款雪米饼。

翻到底下,才发现还有一份资料,A3纸张打印,折了几折被放在银匣子最底部,展开看是一份老式油墨印刷机的详细尺寸图。

这是才进宫那天做题时得到的奖励。

胤祝想了想,还是先把油墨机图纸放回银匣子里面。

接着就是另一份资料奖励,水泥生产工艺,具体内容是水泥配方和水泥建厂工艺流程。

这个,要怎么拿出来呢?

跟暖水瓶工艺一样,说是自己以前机缘巧合得到的?

胤祝躺在床上,翻看着手里的薄薄的一个小册子,这东西副系统都没做旧,B5纸,仿宋印刷体,左边一侧还有订书钉。

特别简陋,就跟随意从网上打印下来那么钉一钉就给他投放过来似的。

暖水瓶工艺那个的,好歹还是一本花花绿绿绿的小书。

这个总感觉漏洞很多,比如书钉。

其实他可以自己抄一抄再拿出去,但水泥生产工艺这点还不是需要解释?

总不能说是自己想出来的?

他的确可以凭此获得一时的赞扬和关注,却也意味着

() 实际投入生产之后,生产水泥时出了什么问题都要找他的。

胤祝上辈子的学历是很高,但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有个特点,那就是学历越高对某一领域越精深,跨一个分支的就可能只是懂一点点了。

而水泥,这种家常见的到市场上就能买来一大包的东西,胤祝真不知道怎么做,只知道水泥厂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但订书机以大清现在的工业水平造出来不算难吧。

胤祝想了会儿,有了个决定。

未时,凌树走进来喊他家爷起床,才发现原本以为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的爷正在窗边的书桌前写写画画。

一会儿,就放下笔磨墨。

凌树看着爷自己忙碌的背影,想到爷是在外面长大的,这是身边的伺候人根本不够用才能养成的习惯啊,顿时心疼。

“爷,奴才来。”凌树走过去就接过了墨锭。

胤祝看他一眼,“磨出来一点就可以,干了浪费。”

凌树转身擦眼睛:十五爷进宫之前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啊,万岁爷也太狠心了。

胤祝的勤俭节约是前世养成的好习惯,再加上以前只有龚叔带着他,龚叔虽然从不缺他读书穿衣吃饭的银子,胤祝还是秉持着能不浪费就不浪费原则。

一点都不觉得生活苦。

“好了。”落下最后一笔,胤祝拿起纸吹了吹,放远端详,横平竖直很标准,看着就赏心悦目。

这都得益于他前世学习时经常自己画图来加深记忆,家用订书机和印刷订书机到底是被他详细地给画了出来。

所以胤祝决定把简单装订的水泥生产工艺原封不动交给康老头,康老头对书钉提出疑惑的话,就说书钉是给自己这份资料的人自己发明的。

之所以这么麻烦,是胤祝觉得老头首先不止一次点他要诚实做人。其次就算他把这东西偷偷交给四哥也不一定能瞒得了老头,而四哥那边拿出来还同样不好解释来源。

胤祝觉得老头可能是出于把他扔在江南的愧疚,对他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一副不求甚解的态度,应该是不想因为追究太过让他觉得不是回了家还是进了大理寺。

综上,他直接把这份水泥生产工艺交给老头最好。

这一次老头儿如果问他把水泥交给谁做比较好,他就建议四哥上。

举贤不避亲嘛。

他绝对不是和四哥一党的。

“爷,咱去哪儿?”胤祝这一站起身,凌树马上跟着。

胤祝:“除了去找皇阿玛还能去哪儿?”

晚上再去永和宫看额娘。

凌树说道:“才刚李公公说造办处那边已经把火柴棒削好了几百根,让您去看看呢。”

火柴头的硫磺泥的配比他都已经交给了李玉啊,“行吧,先去看看皇阿玛有空没。”

这次去找,康熙还是在南书房,外面等着侯见的大臣站了一长溜,胤祝想了想就不去凑热闹了,远远便转身:“走,去做火柴。”

胤祝就在造办处干了一下午的活儿,当然这是他自己的夸张说法,他干的活儿顶多是指挥一下造办处太监加多少硫磺粉什么的,真正让他费心的是跟几个匠人制作磨砂感盒面。

人多力量大,后半下午出来的时候就揣着两盒火柴棒了。

造办处在慈宁宫花园的东北向,胤祝看了看西边天空一片红紫氤氲的晚霞,决定先去永和宫给额娘送个火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