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3(1 / 2)

加入书签

重新挂起笑,立如松竹,“吓到你了?”

水鹊不清楚他有没有看到李观梁刚刚来的场景,嘟嘟囔囔:“不要半夜突然站到别人后边。”

兰听寒:“好,我记住了。”

水鹊重新躺回床上,用被子蒙住脸,“我要睡觉了。”

骨节分明的一双大手,压下在他两侧,被窝陷落两个弧度。

兰听寒淡声提醒:“你和李观梁谈对象的事情,最好不要让水川和他父亲知道。”

什么意思?!

水鹊在被子里睁大眼睛,对方果然知道他和李观梁谈对象了?

为什么不让水川和父亲知道……

他会被赶出家门,断绝父子兄弟关系吗?

那岂不是就能让剧情设定回到正轨了?

水鹊眼睛一亮,但是在挪开蒙头的被子时,还是摆出了可怜的表情。

“被发现了,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吗?”

兰听寒对上他的眼睛,一下子柔和了脸色。

抬手抚了抚水鹊睡乱的碎发,温声安慰:“别担心,到时候我会护着你的。”

在水川父子动手的时候,他会帮忙遮住水鹊的眼睛。

第189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30)

或许是因为过了秋分之后,日子越来越短了,下半年像是悄悄被人拨快了时针的钟表。

赶在冬至之前,谷莲塘的生产队交上了公粮,粮站装满了晚稻,金黄的晒干晒透的稻谷,全是去除了秕谷,最干净饱满的一批,保质保量的交给上头,剩下次一些的留公社粮仓预防荒年,最后的按照平均主义分配给家家户户过年。

黄泥巴公路沿线穿过大江上下游,自然经过谷莲塘村口。

几辆解放牌汽车和大型东方红拖拉机,车上插着红旗,停在村头。

年轻力壮的青年们来回半天,成趟成趟地把粮站里的公粮搬运到车上。

除去主要的粮食稻谷,还有要交的玉米地瓜杂粮和棉花。

谷莲塘不仅土质好,还有山有水,沿江水田能种稻,后环高山能育林,山底山腰的旱地能收杂粮。

除非天灾人祸,公粮几乎全能保质保量地交上。

公粮一交,就到了年尾的时光,不用种地,生产队里大半个月在垦山修水库。

等学校的孩子们寒假一放,全村也是一道进入了冬闲时节。

只除了为了给村民提高识字率,特别开设的农闲扫盲班。

村中的高音广播喇叭里号召了,穷不办学,穷根难除,富不办学,富不长久,要响应全国的扫盲号召,上到八十岁下到三岁小孩,不认字的都要到学校上扫盲班,尤其是正当青壮年的主要劳力,结果一个大字也不识的。

村头村尾的土坯墙老屋,青石板路沿街的黑瓦白墙,贴上“扫除文盲”的标语。

等到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细沙似的雪粒子把瓦片打得沙沙响,扫盲班终于成功招收了两百多名学员。

老人家动员不起来,奶娃娃又太小,最后招收的学员里大多是青壮年的男男女女,全是重要劳力,像李观梁这种,小时候没条件上学导致长大后目不识丁的,最为典型。

因着一年走向尾声了,没有生产任务,知青院的其他青年也被调到了学校扫盲班当老师。

毕竟村子里要找到有高中学历的老师可不容易,掰着手指头数都能数过来。

本来公社组织扫盲班的时候,还想请李跃青帮忙,按正常一天十个工分算,结果年轻人怎么说也不去,在家里埋头捣鼓木工活。

水鹊他们领了发下来的新教材,针对扫盲的,个个是上过高中的人,这个内容的水平,教起来得心应手。

水鹊只教上午的第一节课,后面还有兰听寒他们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