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8 章 六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二进位制思想起源于《周易》中的八卦法,领先第二发明者二千多年[3]。

……

元末之前,中国的数学一直领先世界,从结绳记数到书契;从五六千年前只会写一到三十的数字到春秋时加乘法意识;

从战国时期的四则运算到秦汉时期的九九乘法表、几何面积计算;

从发展繁荣到全盛时期,哪怕到明清时期的缓慢发展期、中西合流期,数学界的大佬也从未少过,先人的智慧深不可测。

在座的数学家:不就是区区科学记数法吗,待他们算一算。

咦,这些白纸都是给他们的吗?

这么厚的一沓都给他们?之前的考试不是只给两三张吗?

没见过纸的张苍对着一沓白纸摸了又摸,末了深深一嗅,什么时候大汉也能有这样的纸就好了。

不需要这么洁白,只要比竹简轻便能书写就好。

还有这笔,这么细的笔尖是如何做出来的呢?

若用来画图一定比毛笔好上数倍,墨汁容易扩散,尤其时劣质墨汁,滴在绢帛上不易干不说,还容易散;

这支笔就不一样,比针尖还细的笔头,书写的字不仅细若发丝,还干得快,不会化开。

不知道能不能将笔带走,若是能带走,也算不虚此行了。

每次考试结束后天幕都黑得很快,他都没看清笔有没有

被拿走。

而且每次考试的笔都一样,根本无法得知这笔是新的,还是之前考试的人用的。

不用蘸墨的笔,那它的墨是从哪里来的?

张苍盯着手里的笔,愈发蠢蠢欲动。

拆开看看没事的吧?

正想着,桌上突然多出来一袋东西,张苍吓了一跳,难道他的小心思被神女发现了?

心怦怦乱跳的张苍抬头一看,正好对上神女的眼神,心虚之下,张苍低下头。

“考试正式开始,考试时间为九点半到十一点半,请考生检查桌上的文具袋,看铅笔、橡皮、套尺圆规是否齐全。

另外,注意合理分配时间,认真作答。”

文具袋?

张苍看向刚才突然出现的袋子,侧头一看,旁边的人也有。

众人打开文具袋,拿出里面的东西,直尺、三角尺、圆规他们都是知道的,圆规起源夏朝,直尺三角尺更是工匠必不可少东西,这些他们都不陌生。

但这个半圆的尺子……众人眼前一亮,上面的刻度一看便知是做什么的,比十二地支好用得多。

明末之后,通过利玛窦的传播,360度圆心角分度体系传入中国逐渐被人接受,明末之后的人看到这套尺子并不意外,只是好奇套尺的材质和感慨做工精巧。

倒是铅笔和橡皮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发现橡皮可以擦掉铅笔的痕迹后,众人:“!!!”

……

铅笔真好用!

从此铅笔就是最好用的笔。至于上回提到的铅有毒,铅笔中又没铅,怕什么。

对了,上回提到铅笔的时候说铅笔是用什么制的来着?

当时不知铅笔好,现在:铅笔真是个好东西。

大秦位面

还没造出纸的嬴政艳羡地看着天幕,可以擦掉铅笔的痕迹,那一张纸岂不是可以来回用?

铅笔和橡皮都是好东西。

之前解析上说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是一种碳元素组成物质。

等考试结束就让人去把它做出来,碳和黏土应该很容易吧?看起来和做眉笔差不多的样子。

那橡皮又是怎么做的?

嬴政想到什么,眸底闪过一丝亮光,“阴嫚。”

被点名的阴嫚一点也没感觉到惊喜,吓得瞌睡虫都跑了。

她昨晚看了大半宿的书,背书背到直接昏睡过去,今天辰起眼睛都睁不开,还被拉来观看天幕。

她刚才就悄悄打了个盹,难道被阿父发现了?

胆战心惊的阴嫚听到让她去找橡皮做法,阴嫚:“???”什么橡,什么皮?

唐太宗位面

虽说唐朝有纸,且从东汉发展至今,纸的种类还不少,但可以擦掉痕迹的橡皮和可以被擦掉的铅笔还是吸引了李世民的目光。

李世民:想要!

平民大多不识字,因为识字的成本太高昂了

,书贵不说,笔墨纸砚哪一个都不便宜,若是有铅笔和橡皮,读书识字的成本便会大大降低。()

尤其是铅笔,碳和黏土都易得,成本绝对低廉,用的时候不需要墨和砚台;在加上可擦去痕迹的橡皮,一下子就解决了笔墨纸砚昂贵的问题。

?迴梦逐光的作品《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若是能制出,对天下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

顶层的帝王都这么想,更不用说真正需要铅笔橡皮的普通学子了。

学子们死死地盯着天幕里的文具,露出渴望的眼神。

寒门学子不易,往往倾尽全家之力才供出一个读书人。

个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晓。

为省纸墨,腹稿打了一遍又一遍,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呢。

有人仰天长叹,“天上可真好,随便一样东西都是人间至宝,我们这些凡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得到。

什么时候也能上去看一看就好了,到时吾定要向神明请教那些东西究竟是如何所做。”

“说得像你问祂就会回答一样,每次考试都有人问卷子里的问题,但神明的回答从来都是——不要问与考试无关的问题。”

“祂不是说了吗?想要知道就好好考试,所有的问题都能在那个什么系统商城里找到答案。”

刚才说话的人被噎了一下,“可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谈什么好好考试。”

“谁说的,上去的也有普通人啊,又不是人人都是大官。李神医之前名声不显,初到我们县的时候穷得都要吃不上饭,和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差别?不也能上去考试?”

“反正不忘初心,学有所成,总会有机会的。”他现在就跟着神医学习认草药,学医理、医术,学有所成后便悬壶济世,假以时日没准也能登天考试呢。

而且根据最近的风向,朝廷说不定会开医科、数科、化科呢,何必死吊着进士科。

**

模拟考场

众人把玩了一会文具,心思又回到了答题上。

在草稿上写写算算,又拿出随身算筹开摆,很快,众人就得出了答案,再看到下面同类型题目时,更是直接写出了答案。

原来所谓的科学记数法是这个意思,有点意思。

做了几道题后,众人又沉默了。

这次倒不是因为不解其意,而是因为——太过简单。

这么简单的题怎么还要写两遍题目?

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题,原文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意思是……[4]!

() 迴梦逐光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