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9 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1 / 2)

加入书签

灰原哀正在思考。

撇去了惶恐不安,她在既定的现实中垂下眼眸。

朱蒂的存在,让她抓住了FBI这一关键词。

回忆起初遇冲矢昂时心底那微妙的忌惮与排斥感,灰原哀的一路猜疑,终于在此时此刻得到了答案。

她脑海里找出了一个不怎么熟悉,但最符合“冲矢昂”真实身份的人物。

雪莉和莱伊见过一面。

也是唯一一面。

那是在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雪莉当时刚刚结束美国留学生涯,被要求返回日本研究所效力,而组织安排接送她,或者说押送她回来的代号成员,就是巴罗洛本人。

而当时的巴罗洛,身边还有一道寸步不离的身影。

那是个黑长发,带着针织帽,有着深绿眼眸的寡言男人。

当时那人还是尼昂的搭档,被任性的雇佣兵大材小用的指使,负责起了开车接送,订机票,订餐等等的内勤工作。然而虽然被驱使去做这些小事,对方却表现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兢兢业业又无怨无悔,对巴罗洛言听计从,与他外在气质很是割裂——对方怎么看都不像是会甘愿当小弟干这种杂活的人。

而后来,那家伙得到了代号,自此单飞……或者说被已经失去兴趣的巴罗洛单方面抛下断联,然后孤身(被人刻意针对的)在组织里混出名头,拥有了第一王牌狙击手的称号。

那就是“莱伊”。

而作为研究员,雪莉实际上并不怎么关注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危险就越多,所以她也不想要了解。

因此,她认识或者听说过的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和她本人,或者她的研究,亦或者她的工作单位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存在。

例如琴酒,巴罗洛,贝尔摩德,朗姆等等诸如此类。

——都是些地位特殊的家伙。

莱伊当时在组织也算是一个人物,但却没有再和雪莉接触过。

所以,他后来的背叛行为与卧底的真实身份,之所以会流传到雪莉耳中,纯粹是由于另一个人的谈及,才被她得知。

不是尼昂说的。

没有必要,尼昂从来不会主动提及八百年前早已散伙的搭档。并不是刻意回避,只是单纯的毫不在意,也没想过要提。

所以这件事,实际上是琴酒说出来,并正好被雪莉听见的。

琴酒当时是去研究所取药,而在等待过程中,小弟伏特加主动谈起不久前暴露身份的莱伊。

伏特加:“莱伊那家伙是FBI的卧底……这件事是真的吗?大哥。”

“啊。”

点头承认的银发猎犬低声应道,少见的没有敷衍,反而是露出一个让当时拿着药过来的雪莉感到毛骨悚然,如在漫长斗争中夺得胜利的野兽一般傲慢、冷酷、不掩恶意的冷笑:

“那家伙试图收网,利用自己对巴罗洛的特有的情报去抓捕

他(),结果却反而被巴罗洛察觉?()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反将一军。”

“呵,最终连巴罗洛的皮毛都没有伤到,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最后还赔上自己的命,也是自作自受。”

琴酒并不遮掩这个消息,哪怕看见雪莉过来也没有闭嘴。

准确来说,是组织内部都不隐瞒这个消息。

唯独叛徒的死,是不需要遮掩的。

毕竟,这也是一种威吓。

——背叛者的下场就是如此。

哪怕是昔日在组织被称为王牌狙击手,隐人耳目混到如此地步的莱伊,也会在暴露身份的刹那被灭口。

虽然被一个卧底混到代号成员当中有些落颜面,但庞大到如他们这般规模的组织,多少都无法完全将敌人的眼线完全拒之门外——哪怕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也不能完全挡住来自其他国家的间谍。

根除间谍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用另外的手段去弥补这一损失。

……正如同组织不遮掩琴酒的工作,不遮掩对方处决了多少叛徒一般,组织想要塑造足够的恐惧。

由死亡与鲜血构成的恐惧——能够让卧底的存在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无限削弱。

甚至能够反过来给他们的敌人施压。

所以,灰原哀最初遇见冲矢昂,没有认出对方的身份。

除了对方把自己的脸遮得严严实实,以及许久不见导致对莱伊的声线已经完全没印象这两个原因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莱伊已经被明明白白盖上了“死亡”的印章。

灰原信赖尼昂,却不会因此说对方是个善良的好人。

她并不认为尼昂会手下留情。

但……

灰原哀冷静回忆着化名“冲矢昂”的男人之前的话语,试图从里面搜寻蛛丝马迹。

这并不困难,毕竟对方和他们相处不久,说过的话也不多。而少数值得关注的语句,又颇为炸裂,让人记忆尤深。

例如对方淡定自若暴露出来的“感情史”。

最初少年侦探团的几个真小孩,都把对方所提及的失恋以及“险些在黄泉旅行中有去无回”的失恋评价,当做了夸张化的感性描述。就和“笑死了”之类的形容一样。

柯南想得更多一些,他觉得冲矢先生身上发生的“事故”,可能也和他的失恋有关。因此还明里暗里的打探过,委婉暗示对方也不必为了感情要死要活。

显然,在柯南浏览的案件里,因感情而导致的伤害事件并不在少数。年轻人大多都感情丰富,眼中的世界值得热烈拥抱,总有无数的激情与行动力,让他们勇于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更多的事物。

而这种激情与行动力,在一些特殊情况,往往也会因为过于得不到正面反馈,最终导致扭曲黑化。

用伤害自己的手段逼迫另一方不要分手的案例大有人在。

爱总是很容易与恨关联起来。

柯南:……老实说,如果不是冲矢先生说他是被甩的一方,我

() 都要以为是不是他提出分手然后被报复了呢。

灰原是唯一的另类。

她因为心底那股来历不明的忌惮感而没有相信对方当时的说辞,更倾向于认为对方在胡扯,或者说在借此隐喻什么。

而现在,答案出来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