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1 章 接风洗尘(1 / 2)

加入书签

双方汇合,该赶路还得赶路。

谢星珩的到来,让赶路的队伍热闹起来。

路上走着,总有说不完的话。

夫夫俩昨晚没休息好,骑马太危险,就充当马夫。

谢星珩赶车不太行,主要操作人是江知与。他是陪聊。

后面车厢里,是宋明晖带着两个小宝贝。

孩子到了说话的年纪,就是小话唠。车帘盖着时,他俩喊完爷爷喊爹爹,再说一堆乱码。

谢星珩要是回头掀开车帘,他俩就会瞪圆了眼睛不说话。

重复几次过后,两个小宝贝似乎生气了,会冲着谢星珩嚷嚷着大人们听不懂的话。

谢星珩听了直笑,又给他们拿果干吃。

果干是他处理过的,很小一颗,不小心吞下去也没关系。

丰州县能买到的水果少,谢星珩特地挑选过,选的是宝贝们熟悉一点的梨子果干。

他俩含在嘴里,被甜味惊喜到,能赏谢星珩一个笑脸。

谢星珩跟江知与说:“比我想象中好,我还以为他俩能又哭又闹又不想看见我。”

江知与听着都替他心酸,跟他说:“你刚离开丰州县那阵,他俩真是没日没夜的哭,嗓子都哭哑了好几回。”

小孩儿又不知轻重,还差点哭背气,看着可心疼。

现在是好了些,也幸好孩子太小,不记事。不然性格也得有变化。

江知与跟谢星珩说了很多宝宝趣事。

家里有崽崽幼儿园,他们每天都有人一起玩。大孩子会逗小孩子,他俩还当是互动,也不生气。

小月龄时最喜欢的玩具是六面鼓,现在被打袋鼠取代了。

江知与说:“锦鲤宝宝懒,学爬、学走路都慢些。后来被表哥家的两个孩子半抱着走,慢慢试着松开他,他才会走。但胳膊老抬着,放下来就不会走路。”

表哥家的孩子也不大,大孩子抱小孩子,视角有盲区,顾不上那么多。

谢星珩问:“天玑宝宝呢?急性子,自己跑起来了?”

江知与自从知道天玑宝宝的性格更像他以后,他看天玑宝宝的时候,就多了几分好奇。

他说:“这倒没有,学走路还是稳当的。但很会撒娇,走几步就站着要抱抱,嘴巴一扁,眼泪就上来了。”

还没习惯,以前都是被人抱着的,现在要他自己走,他又喜欢这种感觉,又不适应。

谢星珩听着就笑:“他会撒娇了,我们就能少操点心。”

不然总担心天玑宝宝的性格不好。

中途歇脚时,谢星珩也跟岳父们聊天。

问身体、问家里,又说些他在津口县的事业进展。

在他固有的观念里,父辈的人,对孩子的关心,肯定是事业优先。

但宋明晖问他:“生活怎样?有人在身边照顾吗?”

谢星珩愣了下,再说话语调没飘着扬着,有点“

孩子”样。

“洗衣做饭的人肯定有,不知心。”

就像去酒店住着,有洗衣服务,吃饭也方便。但总不能跟服务人员谈心说事。

江承海说:“先前说了,把来喜带着,你使唤惯了,把他带在身边,做事都方便。你偏不。”

谢星珩这样做是有考虑的。

来喜更加熟悉丰州县,也习惯在府宅做事。人是会来事儿,可到了陌生的县城,各处掣肘,反而不如常年在外行走的镖师大气。

要说机敏吧,他身边也用不上多机敏的人,能听话照做就够了。

来喜留在家里,能帮着把府里的事情理顺,一些小的应酬能做主应对,家里压力小些。

这样说起来,像他这种农家子出身的人,也有不方便之处。

至少从小一起长大的、信得过的助手,他是一个都没有。

人才啊。

还得多搞点人才。

什么时候培养个助理出来用用。

路上吃饭简单,吃完略做休整,就再次上路。

熬到下午,谢星珩撑不住,去马车里补觉。

宋明晖出来坐马车外面,跟江承海一起当马夫。

车厢里,谢星珩睡觉,江知与就看着点宝宝们。

宝宝们午饭后食困,也要睡觉的。

两个孩子有着直接的情感,他们对谢星珩还有微小的记忆,依稀记得是很亲近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会怕,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跟他说话,但睡觉的时候,被爹爹拍着背脊哄着睡,他俩又会习惯性在摊开的木板床上,往另一头滚,两小只在谢星珩身边窝着,才停止滚动。

父子之间,互相望着。

谢星珩心软得一塌糊涂。

难怪都说家是港湾,他都忘记前阵子怎么烦躁,又有哪些负面情绪了。

一天不到,他被治愈了。

他邀请江知与一起睡午觉:“你在那边躺躺。”

马车车厢大,是商户人家最大的型号了。

座位下拉开折叠木板,铺上被褥能当床铺。但大人睡觉,要窝着,小孩子才能平躺着随意活动。

冬天被子厚,躺一个大人跟两个小孩就差不多。

再加个人,就挤一块儿了。会压着孩子。

谢星珩往角落里退,给他让地方。

江知与看看位置,能侧着勉强挤挤。

他脱了外衣,搭在被子上,侧躺着,一家四口一块儿睡个午觉。

夫夫俩抬手,在被子里轻轻拍宝宝的背,给他们哄睡。

谢星珩睡得比宝宝快,江知与还警醒着,怕宝宝不舒服。正发愣呢,他听见宝宝们喊“爹爹”。

江知与应了声:“嗯?怎么了?”

宝宝们又喊爹爹,江知与微微抬头,看他俩都望着谢星珩喊爹爹,不由笑了。笑里含泪,心口酸酸的。

谢星珩会哄孩子,又大胆,能陪他们玩,也会制造拉

扯感。不会全依着孩子们的想法,亲子互动的主动权在他手上。

有他在,两个宝宝就不好闹腾。一天总有新鲜花样,他俩没空闹。

该歇的时候歇,赶路时辰足,比预期早两天出环山小路。

路口有人接应,是津口县的护卫队。

到了这里,就近了。

谢星珩跟江知与说:“爹买了两块地,一处盖了果酱厂,一处修了个小宅院。他说常来的地方,一定得有个宅子,往来方便,住着舒心。”

江知与知道这个,宅院小,四四方方的,正面开门,过了一个厅堂,后院三面都是房间。到时他们分别住东西厢房。正对着门的主院就放着。

他们把图纸拿去算过,先生说他们家压不住。

谢星珩:?

“还有这说法?”

江知与点头:“到了地方,找个风水先生再看看。一般说压不住,都是说家里运势会低走。”

谢星珩很久没聊过这种家常话题,来了兴趣。

“那果酱厂要算算吗?”

江知与说:“要算的,挑个吉日祭神开灶。”

谢星珩已经在宅子里住下了。他住的东厢房,当时是想着江承海可能还会来津口县,让江承海住主院。

现在一家子安顿,还得再调换一下。东厢房给两个爹住,他们夫夫俩带着孩子,住到西边去。

到了地方,收拾东西,江承海跟宋明晖把孩子用的东西,往东厢房拿。谢星珩还要拎到西厢房去。

江承海都不稀得说他:“还是放我们那边,你们白天抽空陪孩子玩玩算了,晚上还睡一起啊?”

谢星珩因一场午觉,父爱浓度爆表,马车里睡着又不舒坦,他就想一家子大被同眠。

“对,晚上一起睡!”

江承海:“……”

算了。

“嫌他俩闹就送过来。”

谢星珩才不嫌呢。

他家两个崽是甜心小宝贝!

新来第一天,家里热闹得紧。

徐诚带着酒菜上门,给他们接风洗尘。

江致微也带着些吃食过来,还有两只兔皮帽子。是给小宝宝的。

晚饭在堂屋里,围着圆桌坐了一圈儿。

谢星珩问徐诚:“你家那位怎么没来?”

徐诚说:“忙着给你备礼!”

原说拿马皮做鞋面,就那么一点,无法军用。留着也是送人,就给功臣算了。

但首批打捞处理的皮料里,就一块有破损的马皮,做平口鞋子够用,做靴子就缺了料子。

裁都裁了,拼接料子不像样。一样是马皮,一样是牛皮,也不像样。

本来还能缓缓,等着打捞。结果江家人都动身来了津口县,这就不能缓了。林庚去沼泽池打捞马皮去了。

谢星珩听笑了。

“这么客气啊,我都不好意思了。在做了吗?冬天不能光穿皮鞋的,脚冷。往里

加点毛吧?()”

江知与在桌下戳谢星珩的腰。

收礼就收礼,怎么还好意思开口提要求?

徐诚给江知与一个“一言难尽?()?[()]『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的表情,木木道:“有毛,做的毛靴。”

谢星珩满意了。

老板大方又识趣,工作才有动力嘛。

徐诚离家久,今次见面,也说说家里情况。

江知与给他带来了家书,行装里有穆彩凤给他捎带的腌萝卜。

冬天没好菜,徐诚就好这一口。

外边买的,别人家的,他都不喜欢,只爱吃亲娘腌的。

他还想喝酒,江知与问他:“你也没收到我寄的信?”

徐诚摇头。

“有事吗?”

桌上没外人,但总归有男人在。

江知与给他使眼色,带他下桌,去外面说了会儿悄悄话。

“我是看你成亲这么久了,怕你怀了孩子不知道,让你注意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