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5 章(1 / 2)

加入书签

*

乳山寨文武两知寨,文知寨看似紧张气虚,回话的时候却滴水不漏,武知寨看着坦然自若,却是个没多少心眼子的实诚人。

实诚人最适合套话,比如现在,刚唠了一会儿L就开始掏心窝子的骂官府。

和同事一起骂领导多正常,骂就完事儿L了。

刘蜀听到外面的动静后立刻变了脸色,心里将拖后腿的傻憨憨骂了个底儿L朝天,同时还得绞尽脑汁想法子给那傻憨憨找补,“天气渐冷,黄大人心焦乳山寨上下的过冬事宜失了分寸,还请大人见谅。”

私底下和同僚一起骂官府很正常,他气急了也这么骂,问题是现在来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在顶头上司面前胡言乱语还想不想继续当官了?

乳山寨的日子本就艰难,混账玩意儿L连一点警惕心都没有,气死他算了。

刘知寨捏捏拳头,“大人,下官出去看看。”

“刘大人且慢。”苏通判不准备让他出去打扰外头的热闹,气头上才容易什么都往外说,他们出去的话就没法从黄知寨那儿L套话了,“刘大人方才说黄大人心焦乳山寨的过冬事宜,可是乳山寨的军饷粮草没能按时发放?”

武知寨那儿L有老沈在,他们小诸葛文武双全,动武也不会落下风。

文知寨这儿L不太好套话,只能由他来拖延时间。

没办法,武知寨那五大三粗的样子看上去能打十个他,还是文知寨这儿L更安全。

就算文知寨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还有同样深藏不露的白五爷脚踏七彩祥云从天而降救他小命。

苏景殊将想出门提醒黄全的刘蜀拦住,武人性子急爱吵嚷,黄大人吵嚷就让他吵嚷,外面有人陪他嚷,他们读书人不去掺和,刘大人继续说乳山寨的冬天怎么难熬。

刘蜀心急如焚,又不好不管不顾冲出去让黄全闭嘴,只能胆战心惊强作镇定回话,“乳山寨的粮饷由登州厢军代发,不瞒大人说,寨子的粮饷已有两年不曾发放。”

苏通判:???

还有这种事情?

苏景殊这下是真的惊了,“刘大人,这种事情可不敢乱说。”

登州境内的军饷都由厢军代发,禁军将士的待遇最为优厚,厢军的俸禄微薄,在堡寨要塞另设的寨按照厢军的标准来发,不过寨子可以设卡收税,所以有些寨中将士的待遇比禁军将士还要好。

料钱、月粮、春冬衣服等都包含在士兵的正俸之中,除此之外逢年过节还有各种赏赐,不过那些赏赐经常到不了士兵手里就被上面的官克扣完了,额外收入有等于没有。

不管待遇好还是不好,正俸肯定要发到士兵手里,官兵没有副业,没有俸禄军饷就没有收入,上头可以克扣他们的钱粮,但是不能一点儿L都不发,不然等着朝廷的就是兵变。

大宋建国那么多年兵变一直没少过,九成的兵变都是因为底层士兵受不了压迫愤而造反,朝廷吃一堑长一智,国库八成的

银两都花在养兵上,再穷也不敢在军饷上省。

厢军的待遇的确比不过禁军,但也不至于连着两年都见不着粮饷。

连着两年见不着粮饷都没造反,也是够能忍的。

苏大人很震惊,旁边一直当透明人的白护卫也很震惊,两年见不着粮饷都没造反,有这忍耐力干什么不行?

他知道了,乳山寨一定是收不到粮饷准备偷偷摸摸划地自治,直接造反会被朝廷镇压,偷偷摸摸不服朝廷管教,只要上头的官不上心,逍遥自在个三五年也有可能。

有这三五年的时间壮大势力,回头朝廷发现他们有猫腻一时半会儿L也奈何他们不得。

白五爷脑海中已经上演一出卧薪尝胆重开日月换新天的大戏,面上还是淡定如常,只有那竖起耳朵仔细听的架势稍微暴露了他的不淡定。

两个月不发粮饷不闹事他能理解,两年不发还不闹事,后面肯定攒着大的。

苏通判深有同感。

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乳山寨里肯定藏着大猫腻。

不发粮饷还不闹事的情况很少见,刘知寨直接将事情说出来,难道不怕他们顺藤摸瓜找出猫腻?

还是说刘大人问心无愧,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阴暗的猜测,猜来猜去最后是错怪好人?

不好说,再听听。

苏大人肃着脸坐下,让深有苦衷的刘知寨仔细汇报情况。

黄知寨骂了一声后没了别的动静,应该是被旁边人安抚了下来。

刘蜀长叹一声,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终还是将寨中情况告知这位不请自来的通判大人,“乳山寨地处乳山河入海口,控扼乳山湾西北,自从朝廷禁止登州百姓出海,寨子也慢慢没落了下来,到如今整个寨中连兵丁带农户也不过三百余人。”

这地方没有仗要打,也没有匪患需要他们平定,平时主要就是带着大伙儿L种地以及找过往商贾收过路费,日子过的不像其他要塞那么富庶,但是也比登州境内其他厢军要好。

直到前两年程元程知州上任,登州百姓的粮税从两成涨到五成,剩下的粮食还要给地主再交点,最后的才是农户自家能留下的粮食。

州衙增收粮税的理由是朝廷正在打仗需要大量粮草支援,粮税重到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厢军的俸禄也跟着减少。

以前逢年过节还能见点赏赐,这两年非但赏赐见不着,连正儿L八经的军饷俸禄也跟着减少。

他们乳山寨最倒霉,虽说兵丁都是从厢军里抽调出来的,但是乳山寨的兵不归厢军管,他们的顶头上司是州衙里的知州大人。

知州兼任厢军指挥使,乳山寨直接归知州管很正常。

最后的结果就是,厢军那边的军饷只是减少,乳山寨这上百个弟兄的军饷直接没影儿L。

文武知寨的俸禄和官兵的粮饷不是一回事儿L,克扣兵丁粮饷,克扣官员俸禄又是一回事儿L,程知州胆大包天,却也没到连官员俸禄的发放都能插手的地步。

知寨的俸禄照发(),兵丁的粮饷却一直发不下来?()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要不了多长时间寨子里的士兵就会有意见。

刘知寨提起这两年的困难忍不住老泪纵横,乳山寨收的商税多也就算了,他们能用商税来补上俸禄,可他们这儿L的行商都是走南闯北的小商人,顶格收税也收不了多少,根本养不活那么多兵丁。

底下的弟兄手头没钱,他们当知寨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只能拿自己的俸禄来填漏洞。

奈何知寨的俸禄微薄,就是全部填进去也无济于事。

大人也见到了,他上任的时候体型圆润现在却瘦成这样,任谁清汤寡水菜里没油都胖不起来,他瘦不光是因为生病,还因为没钱补身体啊。

苏景殊:……

白玉堂:……

故事过于离谱,所以大概率是真的。

……个鬼啊!

苏通判深吸一口气,尽量不让自己的表情太奇怪,“刘大人,本官有一事不解。若是兵丁的粮饷一直发不下来,以你和黄大人的俸禄应该养不活整个乳山寨。”

大宋官员的俸禄很高,但是再高也不能靠两个知寨来养活近百个士兵。

再说了,他们不需要养家吗?

刘蜀抹掉眼角的眼泪,解释道,“回大人的话,乳山寨有两百多亩山田,平日里士兵和农户一起耕种,勉强也能自给自足。”

他们这边没有战事,清剿贼匪是禁军的事情,别说附近没有山贼,就算有山贼也轮不到他们去打,所以这边的兵说是兵其实干的都是农户的活。

不过他们比农户好一点,山田是寨子的财产,不用分出五成去交税,所有的收成都能留下来自己吃。

要不是有田有地能勉强过日子,乳山寨这些兵早就落草为寇化身为贼了。

刘蜀眼里划过一抹讽刺,又像错觉一样很快消失不见,继续沉痛的说他们乳山寨的日子过的有多难。

他以前给州衙反应过问题,可是州衙对寨子不管不问,知州大人日理万机,哪儿L有时间管小小的乳山寨。

去隔壁牟平县衙问,县衙的县令又说乳山寨不归他们管。

踢过来踢过去,他们乳山寨这些兵就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可怜虫。

这两年不是没有士兵想闹事,主要还是他和黄全这两个知寨安抚的好,不然登州早已没有乳山寨。

苏通判表情严肃,“此事本官已经知晓,一定给两位大人还有乳山寨的弟兄们一个说法。”

刘知寨的话是真是假不好说,但是粮饷被克扣的事情大概率是真。

程元连禁军的粮饷都敢换成□□,厢军的粮饷在他眼里估计跟自家库房的钱一样。

抄家的事情不归他管,他也不知道程元家里到底抄出了多少东西,但是官兵粮饷的发放都记录,回州衙后和知州大人打声招呼就能查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