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5 章 if番外:假如当年没有冤案发生(2)(1 / 2)

加入书签

迟羡换上了他自打出生起所穿的最华贵,最好看的一身衣裳。

衣裳是照着他身上的尺寸量的,每一处都极为合身。他仍然是瘦小的,但在裴府这一个月的时间,他的气色养得好了许多,脸上也渐渐出现了些许红润,不再似从前那般顶着一头枯草头发,像是随时要咽气的样子。

裴绍生拎了块玉佩出来,往他腰上一挂,叮嘱道:“去了纪家后要放机灵点,别乱说话,知道吗?”

迟羡点头。

其实迟羡平时话也不多,若不是主动问他,他基本很少开口,但裴绍生就是要装成小大人的模样,像父亲平日教导自己那样提点迟羡几句。

裴府庞大,住了许多裴家人,但小辈不多。裴绍生的辈分低,走一路要行一路的礼,正逢七月炎热,没多久他就出了汗,拿着扇子飞快地摇着。

幸而出门上了马车,车内置了冰,才清凉许多。

马车一路行向西郊,来到纪家的大门处。门口早已有了下人迎接,一瞧是裴家马车,立即跑上前来扶着裴绍生下了马车,引着两人进宅。

宅中挂满了白布,连檐下的灯笼都是白的,青天白日里让裴绍生感觉瘆得慌,把迟羡往自己身边拽了拽。

迟羡矮矮的,一言不发,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裴绍生身后。

周边的下人瞧他衣着打扮,还以为他是裴家哪个小少爷,于是对他也恭恭敬敬,不敢怠慢。

纪家是突遭噩耗的。两个月前,纪老爷与其子纪昱于渡河中遇难,双双溺死,听说人捞上来的时候都被河水泡胀了。

裴韵明因此思虑过重,身体扛不住,早产了。因此裴家人来了许多,女眷聚在后院照看裴韵明,男子则在前堂处。

裴绍生带着迟羡去了正堂,先拜见了各位长辈。

刚踏进门,就瞧见堂中的主位上坐着两人,正说着话。

一人身着绛色衣袍,长发束得干净,手中握着一把扇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弯着眼眸笑时脸上出现许多褶子。

另一人则看起来很年轻,约莫二十来岁的模样,一袭金织长衣,绣着精致威风的四爪蟒,头顶金冠腰佩碧玉,贵不可言。

其他人分坐左右,当中就有他父亲裴延文。

裴绍生当即上前,撩袍而跪,拜礼道:“拜见太子殿下,拜见裴大人。”

迟羡不明就里,跟着一同跪下。

那中年男子正是裴寒松。他如今是朝中重臣,鲜少回泠州,这次是泠州旁地涝灾泛滥,这才随着皇太子回泠州赈灾。

他身侧那位名唤许承意,为当朝皇太子。

裴寒松转头对太子道:“这是我的侄孙,今日来此应当是瞧他妹妹的。”

太子道:“小小年纪便这般端正知礼,难能可贵。”

裴寒松笑道:“这孩子确实听话,我像他这般大的时候,还成天往树上爬。”

堂中几人都跟着笑起来,随后太子免了裴

绍生的礼,他低着头站起来,规规矩矩地去了裴延文身后站着。

裴寒松摇了几下扇子,又像是迫不及待地朝门口张望,“怎么还没来?”

裴延文便道:“大伯未免太心急了,下人抱着孩子,自然走得慢些。”

正说着,下人在门口通报,其后便有嬷嬷抱着襁褓进来。她刚要福身行礼,座上的裴寒松已经等不及,起身几个大步走到她跟前,伸手时动作却慢下来,将襁褓轻轻掀开一角,露出了一张巴掌大小的脸。

刚出生的孩子大多都长得不算好看,皮肤皱巴巴的,泛着红。小婴儿睡着了,睫毛密长,樱桃一样的小嘴微微抿着,两只小小的拳头握起来,乖乖地蜷在身前。

纪云蘅是早产儿,比寻常孩子要小上一些,像只柔弱的小猫一样缩在襁褓里。

裴寒松心头一软,说话声音都小了,“睡着了?”

嬷嬷笑道:“小小姐性子极乖,不闹人,哄一哄就睡了。”

还没说两句,其他人也走到跟前来围着瞧。

裴寒松膝下只有一女,平日里疼爱至极,去年裴韵明出嫁时,他特地告了假回泠州,在众宾客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而今一晃眼,他的女儿都要做母亲了,裴寒松心中感慨万千,老泪又要纵横。

皇太子见状便不由笑出声,说道:“你瞧,这孩子眼角边也有小痣,想来是与你缘分极深。”

众人仔细看去,果然见小婴儿的眼睛处有一颗痣,还不大明显,却是与裴寒松眼角的痣所在的位置一模一样。

裴寒松登时又觉得惊奇,伸手想将小孩儿抱过来,身旁太子又连忙阻止。

他有个儿子也才两岁,刚出生那会儿也是总想抱着,结果那小子一被他抱就开始哭,闹得东宫鸡犬不宁,如此皇太子才知道,小孩子睡着之后最好不要轻易触碰。

裴寒松听劝没再继续动,盯着小孩看了许久,听见皇太子问,“孩子叫什么名?”

“云蘅。”裴寒松笑道:“取自飞云冉冉蘅皋暮,是我女儿取的。”

皇太子也道:“是个好名字。”

几个大人围着孩子看了许久,挡得严严实实,裴绍生怎么也看不见。

最后他忍不住,上前轻轻拽了拽父亲的衣袖。裴延文转头瞧见了他,这才想起儿子也是来看妹妹的,便对嬷嬷道:“坐下来让绍生也瞧瞧妹妹吧。”

嬷嬷应声,小心翼翼地走到边上坐下来,裴绍生见状就赶忙拉着迟羡凑过去看。

裴绍生看见襁褓里的孩子,心中满是惊叹,伸出一根手指头往她小拳头上摸了摸,力道极为轻柔。

几个大人见状怕惊醒了纪云蘅,立马开口让他收手,却不想这时候熟睡的纪云蘅突然睁开了眼睛。

她的眼睛圆溜溜的,黑如墨染,如此衬得眼角那颗痣也清晰不少。她也并没有哭闹,眼睛转来转去,像是没有聚焦一样,但握着的拳头却缓缓张开,虚虚捏住裴绍生的指尖。

裴绍生本身就

是个小孩,手掌也没有多大,纪云蘅的手指就更小了,两个手握在一处倒是十分可爱。

一众大人都颇为惊讶,看着眼前的一幕没说话。裴绍生却凑近了纪云蘅,笑着道:“云蘅,云蘅,我是哥哥。”

纪云蘅的爪子松了又握,嘴唇动了两下,裴绍生就惊喜道:“她是想跟我说话!”

其他人笑起来,道:“她还小,不会说话。”

裴绍生道:“但是她嘴动了。”

迟羡便在此时说:“或许是饿了。”

他声音并不大,只有在边上的裴绍生听见了,转头问:“什么?”

迟羡又道:“或许她是饿了,我饿的时候也会这样。”

别人如何迟羡尚且不知,但他在饿的时候唇齿会不自觉地咀嚼,仿佛这样就像是在吃东西一般,让自己产生有东西可吃的错觉。

但他转念一想,面前的这个小娃娃应该与他不同,因为她似乎有很多人爱着,绝不会挨饿。

裴绍生还没反应过来,嬷嬷便被迟羡的话点醒了,忙道:“各位大人老爷,小小姐怕是饿了,奴婢要带回后院让小姐喂养。”

裴寒松立即露出了不舍的表情,用手扒着襁褓盯着小孩又看了几眼,才道:“去吧去吧,别饿着云蘅。”

嬷嬷抱着孩子离开了,正堂中安静了片刻,随后站起来的各位大人又回到原本的位置,继续闲聊。

裴绍生惦念着妹妹,于是向堂中众人拜礼辞别,带着迟羡追去了后院去看望堂姑母和其他女眷,其后围在纪云蘅边上玩了一下午才回裴府。

当晚裴绍生让人备了一桌子菜,差点把迟羡给撑死。

起初裴寒松与皇太子回京的时候,裴家来了不少人劝过裴韵明,要她一同跟着去京城。

但裴韵明产后体虚,便打算先在纪家养一养,待身体稳定下来再做打算。

纪云蘅是早产,总是很容易生病,因此乳名为佑佑,取保佑之意。

裴家送了很多珍贵的药材去喂养纪云蘅,难得的是小家伙非常乖巧,每次喝药都不哭不闹,就算是苦得难以下咽,她也会尽力多喝一点。

裴绍生时常去看望纪云蘅,发现她脸蛋越来越白嫩,眼睛越来越黝黑,身量也在慢慢变高。

小孩子长大,几乎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转眼就三岁了,长到裴绍生大腿的位置,走路还磕磕绊绊。在她蹒跚学步的时期里,大部分都是被裴绍生牵着学的。

值得一提的是,迟羡在这三年里有着巨大的变化。

从前他是个瘦得皮包骨,矮了裴绍生一头的小孩儿,三年间吃多了裴家的饭,身量一下子窜高,竟高过了裴绍生。并且他日日都在习武,身板看起来比裴绍生健壮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