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7 章(2 / 2)

加入书签

梁堇夹了一块萝卜吃,果然连萝卜都带着一股子腥味,在船上的时候,江妈妈是灶房里的一管事,也就是一灶娘,她的手艺恁好,那大灶娘的手艺,只会更胜她。

这一盆萝卜炖鱼,下人饭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不是两位灶娘动手做的,而是交给了底下人。另外一种,就是这饭菜是两位灶娘所做。

“这江家的灶娘,手艺如何这样差劲,连我都不胜。”李大娘吃不下这菜,面带怨色。

梁堇只吃了一块萝卜,便不再夹菜,干吃了一碗米,李大娘也吃不下,早就放下了箸儿,孙婆子几人早就走了,梁堇教李大娘和王一哥随她回去清点灶房的菜蔬。

出了灶房后,仨人走在回下人院的路上,李大娘便把孙婆子朝她要账本的事与梁堇说了一遍,梁堇早就想到这一日了,等回去她给李大娘一本帐,教她寻机会抄了。

“孙婆子今儿问你要,你寻个由头,先糊弄她两日。我交代你一桩事,你在船上,不是与江妈妈的那俩丫头混熟了吗,我那还有半瓮鸭子,蜜腊肉什麽的,她们是南边人,不常吃咱那的北食,送她们也算稀罕,你包上两包送她们,看能不能把灶房里的门道问出来。”

梁堇想知晓,江家灶房的下人饭菜,是一直这麽难吃,还是因她们来了才难吃,或者背地里有什麽她们不晓得的事。

李大娘应了下来,道:“我方才都没吃饱,咱带来的有炉子,能不能私下里开个小灶。”

“开小灶的事急不得,咱刚来,江家人都盯着呐,等咱把江家摸透,再说开小灶之事,我那还有几包点心咸饼,待会与你们拿两包。”

说着,到了下人院,这点心咸饼,是出门的时候,她娘刁妈妈与她带的

,还有一包烧鸡没吃完,她闻了闻,见没坏,和李大娘,王一哥仨人分食了。

李大娘走的时候,怀里揣走了一包点心。

房里如今只剩下梁堇和王一哥,她出门张望了两眼,见香豆还没回来,交代王一哥这几日,什麽也不用干,以买吃食的名头出去,去市井打听江家几房里的事,别管真假,别管大事小事。

想了解一个大户人家,仅靠在这处人家家里,问女使婆子,她们多少会瞒着,去外头打听就不同了。

市井杂乱,什麽风言风语都有,这些风言风语并不能全信,甚至不可信,但能顺着这些东西,去往里面挖,毕竟无风不起浪。

除了打听江家的事外,顺道打听一下杭州的官宦,任府公的是哪位相公,娘子姓什麽,与谁家走动,通判下面的官员,还有住在杭州致仕的人家或女眷。

不要以为这些官宦家里的事不会往外漏,这便错了,哪怕是府公家里,也有下人,下人里头,有小管事,大管事,跑腿的。

哥儿爱俏娘子,手里有几个银钱,在外头巷子里,瓦舍里,难保不会有相好的娼姐,别说他们,有时就连那官宦门第出来的郎君,都去外头贪吃抹嘴。

这样一来一去,当官家里的事就泄了出来,另外梁堇与王一哥指了一条近道,往杭州擅长小曲,且有名气的行首娼妓里凑。

一来,她们这些人,结交往来之人,权势者居多,一来,当官的人家过寿,添喜,置宴,都爱请这些人来家中弹唱小曲儿。

她们这些人,是知晓谁家与谁家往来的。

“江家规矩大,依我看这段时日,姑娘用不着咱们,你日日出去怕是会招人的眼,我这里有五贯银钱,你拿去,在外头赁房住也好,寻个差事也好,你拿着使。”

王一哥是她手底下的粗使哥儿,没人注意,他与麻三儿同住,到时就说有亲戚在杭州,梁堇准了他几日假去探亲就是。

王一哥知晓这是正事,便收了钱财,他道:“在沂州的时候,我曾给巷子里暗娼杨大姐当过几日跑腿,不如我再去寻个这样的人,管吃管住,还方便打听事,甚是便宜。”

梁堇听罢,只觉好,王一哥之前卖果儿,是瓦舍酒楼里的常客,她嘱他两句,知他自有他的主意,等王一哥在外头寻好人家定下来,回来与梁堇说一声,要是荣姐那有变故,她好赁个人与他递信教他回来。

王一哥今儿还不能出去,荣姐要在今日吩咐差事,训话,还有那孟奶妈,要说江家的各种规矩。

梁堇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带着王一哥,又喊上了李大娘,往荣姐和江三郎的院儿里去。

今儿是荣姐来江家的头一日,五更天便起了,收拾妥当,和官人一道要先去东院,给祖母江老太太请安,再来西院,给公公江大相公,婆母李氏请安,公婆还要喝荣姐这个媳妇敬的茶水。

不仅如此,大嫂张氏,一嫂杨氏,俩人的官人,也俱在,要一一行了礼数,赠上礼物,然后还要往东院各位婶子房中去……

这般后,再回到李氏房中和两位妯娌用早食,用罢早食,回到自个院里,已是辰时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