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2 章 谷雨(三)(2 / 2)

加入书签

“郑阁老您拖了三个月,皇上还是不肯放过雨梧。”

冯玉典神情凝重。

“陈宗贤知道雨梧是郑阁老唯一的学生,从当初将雨梧的死罪改为流放密光州的时候,陈宗贤就明白郑阁老不会不管雨梧,”蒋牧近乎犀利地撕破今日这事的表象,一刀剖开底下的深意,“可因为五皇子姜變与雨梧之间的关系,皇上一直对雨梧心有芥蒂,所以雨梧就成了郑阁老与皇上之间的隔阂,陈宗贤不放过雨梧,便是在利用他离间皇上与郑阁老,如今郑阁老拖下来这三个月,已经让皇上很是不满,再拖下去……郑阁老,咱们恐失圣心啊。”

值房中静了好久,郑鹜靠在椅背上,眼下尽是一片倦怠的青,他望着房梁上,总算开了口:“陈宗贤他们杀孟莳和谭骏,便是要将这案子变成无头的悬案,让秋融和吕世铎有口说不清,但我难道就要这样放弃秋融吗?他是我亲手送去汀州的,是我亲手送他去替他祖父亲自料理那些烂根,我们这些老的,难道要为了自保,将那么年轻的后生给推出去吗?若他也死了,那么将来谁还敢去碰庆元盐政?”

“子放,你与我都知道,当初先帝

() 传位当今皇上,是因为他本是一张白纸,他足够听先帝的话,如今是风雨交加的乱世,但先帝与陆公已经给出了一剂治世良方,哪怕皇上在位不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没有关系,只要先帝不许他动的,他稳住手不动,就什么都无所谓,皇上至今也没有动修内令,便是因为他还谨记先帝的遗言,可若是有一日,他在那个位置上待得久了,把什么都忘了呢?”

蒋牧沉默着,他当然明白先帝的中庸之道,这也是太子姜显死后,先帝心中唯一的选择,当今皇上如今没动修内令,可并不代表那些因陆证而唾弃修内令,永远蠢蠢欲动的人不想拔除修内令。

皇上虽听先帝的话,但陈宗贤之流越是渴望皇上偏向他们,皇上就越是能够体会到那种将百官,将天下攥在手里的感觉。

郑鹜徐徐说道:“皇上想做渔夫心切,陈宗贤他们也就顺势而为,帮着皇上在朝廷里培植新的势力,先是那个韦添裕,可韦添裕实在不中用,后来又是新上任的安隆总督,可那安隆总督也没有挡住萧祚那些反贼,如今则是那白若卿,他是王固的门生,是陈宗贤的党羽,白苹就算是剿反贼,也不肯让旁人插手进去,皇上钦定他白若卿的时候,我们就该明白,圣心,已经不在我们这边了。”

“但我总觉得不该只是因为雨梧,皇上如今偏信王固与陈宗贤之流,一定还因为什么……”

但蒋牧一时间,又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难道不是因为皇上心中有惧?”

这时,冯玉典忽然淡淡吐出一句。

一时间,郑鹜与蒋牧都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蒋牧拧着眉头,低声道:“秉仪,不要胡说。”

冯玉典却扯了扯唇:“是我在胡说吗?外面传言愈演愈烈,而近些日子王固他们又总是卯足了力气抓我的错处,而皇上呢?连见也不想见我……你们说是因为什么?会是因为,我原来是东宫詹事吗?”

“冯秉仪……”

蒋牧有点头疼,他不知道冯玉典究竟哪里来的这样大的胆子,人还在内阁小楼里,就敢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流言总归是流言,你不要妄自揣测!”

“我此时所言,皆出肺腑。”

冯玉典却站起身来,对着郑鹜与蒋牧两个作揖又道:“我曾做过东宫詹事,这是抹不去的事实,皇上要揣测,便揣测我一个人好了,我冯玉典绝不能牵连二位!”

他说着便要走,蒋牧连声唤他也没让他停下开门的手,外头大片的秋阳笼罩进来,冯玉典一脚踏出去,又忽然停住,回过头来:“今日我出去了,往后无论我老冯做什么,都不与二位相干!”

蒋牧看着他离开,外面廊上日光明亮又刺眼,他心中忽然突突地跳,嘴里喃喃了声:“这个老冯……”

过了秋分,便是寒露,东南来的消息如雷霆炸响整个燕京朝堂。

“白若卿手里握着整整十万兵力,怎么还能让萧祚那些人攻破了南州?”

“庆元巡抚的奏报上不是说了么?是那萧祚不知哪里来的那样大的财力

,一路走,一路撒银钱收买那些灾民一块儿跟着造反,要是有不愿意的,他就动手屠戮乡里,南州城边上的村镇中凡是老弱,都被他屠尽了,年轻的也都跟着他造反了,如今他们的人数哪里还是原先的七万呢?()”

“难道不是那白若卿轻视萧祚,贪功冒进,才入了人家的套,弄丢了南州城么!?()『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我就说那白若卿没有领兵的本事!如今竟让反贼踏平了南州城,这真是莫大的耻辱!”

百官吵吵嚷嚷的,坐在龙椅上的姜寰脸色泛着不正常的薄红,他还发着热症,但因为出了这样的大事,便不得不强撑着过来上朝。

起初他沉着脸,一言不发,任由百官去吵,直至听见杂声中这样一句,他像是被刺了一下似的,蓦地开口:“你们早知白若卿没有领兵的本事,如今南州城被萧祚攻破,皆怪朕用人不明是不是?”

一时间,金銮殿中鸦雀无声。

百官反应过来,连忙俯身下跪,声音此起彼伏:“臣不敢!”

有人抬起头来,说道:“是那白若卿辜负了皇上的一片用心!此人当杀啊皇上!”

“是啊皇上!白若卿竟然让那帮反贼破了南州城,他这是罔顾朝廷颜面,辜负陛下圣心,当杀!”

“白若卿当杀!”

姜寰一手撑在膝上,底下的臣子们都在说着白若卿辜负圣心的话,他脸色稍霁,沉声道:“白若卿的确当杀,朕要卸了他的总督之职……”

“大樊急报!”

外面忽然传来这样一道嘶喊的声音,那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刘吉赶紧令宦官将人带上殿来,那军士风尘仆仆,嘴都干裂了,一身陈旧的血污,屈膝跪下去:“大樊急报!逆贼姜變在大樊举事,以,以……”

金銮殿上百官无不闻之变色,郑鹜眉头拢起,而御座之上,姜寰更是一下倾身,那双眼睛紧盯住那传信的军士:“什么?”

“以为先太子姜显讨回公道为由,讨伐,讨伐今上……”

那军士战战兢兢,将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脱了口。

“什么?那逆贼怎敢用这样的名义?”王固往前迈了几l步,“莫非是听了些不着边际的流言,便随便拿来利用?”

“不是……”

那军士吞吞吐吐。

冯玉典却忽然上前几l步,他步子太快,蒋牧一时没有拉住他袖子,便看他走到那军士面前,低着眼睛注视那军士,沉声:“讲!”

“逆贼手中有先太子密信,逆贼声称先太子背疽复发,并非偶然,而是陈宗贤与……”

军士实在不敢说出那两字,他抖着嘴唇说不下去。

……什么密信?

姜寰瞳孔微缩,他撑在膝上的手猛地一攥。

“胡言乱语!”

王固冷声道:“这不过是逆贼谋反的借口罢了!先太子早有背疽之症,若他背疽复发并非偶然,难道太医院看不出吗!什么密信,我看都是那逆贼伪造的!”

冯玉典却看着那军士:

() “你可还有话没说完?”

军士俯身叩头:“大樊总督谢宪已归附逆贼(),大樊巡抚?[()]?『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布政使皆为谢宪所杀,如今整个大樊……已落入逆贼手中!”

谢宪这个名字一说出来,满朝百官俱惊。

谁都知道,此人原先乃是先太子身边的人,先太子去后,谢宪伤心过度几l欲辞官,但先帝念在他对先太子的忠心,便将他派去大樊做一省总督。

那可是大樊,就在崇宁府的边上,隔开永西边境,是地处崇宁府的燕京对西北方向最大的一道防线。

若密信是假,那么谢宪怎会归附那逆贼姜變?

一时间,百官心中各有各的惊惧,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御座上的那位永嘉皇帝,而姜寰看着那一双双望向他的眼睛,总觉得他们眼中充满怀疑。

他脸上因热症而起的薄红消散,变得青白交加。

“那谢宪定然早有反心!先太子不过是他与逆贼姜變的借口!”王固朗声道,“他们居心不良,本不能取信于天下!”

一时间,诸多附和之声响起。

但姜寰却好似根本没有听见他们的声音似的,他垂着眼帘,唤了声刘吉,那刘吉立即会意,上前几l步,扯着尖利的嗓子道:“来啊,把人拖下去!”

外头的禁军进来,立时将那从大樊千辛万苦过来传信的军士制住,那军士惊慌极了,嘴上又开裂,满是血口子:“皇上!皇上饶命!”

郑鹜眉心一跳,正要上前一步,却听冯玉典忽然高声:“陛下!”

冯玉典压住禁军要将那军士拖走的手,抬起头来:“此人好不容易将消息传回燕京,不知陛下因何要处死他?”

“冯阁老,此为圣意!”

刘吉拧眉提醒。

冯玉典却没有松手,他根本不理那么个阉货,而始终望着皇帝:“他传信有功,没有罪,陛下为何要处死他?”

金銮殿上,除了他的声音,其他人几l乎死寂,谁也不知道这位冯阁老为何在这个当口顶撞皇上,郑鹜最先反应过来,他立即要上前去拉冯玉典,却忽然被冯玉典抬手指着:“郑阁老!我知道你们都在想什么!”

“出身东宫的谢宪早有反心,”

冯玉典看郑鹜不动了,他又将手按回那军士肩上,“那么做过东宫詹事,又与谢宪相熟的我到底有没有跟他一样的反心!”

蒋牧眼睑抽动,他头皮发麻:“冯秉仪!你失心疯了么!谁疑你了?这金銮殿上,到底谁疑你了!”

此时,御座之上,那道看似没有多少波澜的声音忽然落下:“你何不自己说,这反心,你是有还是没有?”

蒋牧连忙站出来作揖:“陛下,冯玉典他病还没好……”

“我病好没好,我自己知道,不用你蒋次辅来说!”冯玉典冷冷地打断他,随后他对上姜寰的目光,说,“陛下,臣没有反心。”

蒋牧方才松了一口气,却又听冯玉典道:“可陛下信么?”

蒋牧的心一瞬又吊到了嗓子

() 眼。

冯玉典明明他一贯是个急脾气(),可今日蒋牧看他却不一样?[()]?『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的神情平静极了,殿外逐渐有了淡薄的日光,点缀在他那身绯红的官服上:“陛下怎么肯信呢?您总是有十二万分的疑心,平叛罗州的钦差,臣定的人选您不满意,一定要韦添裕去做那个钦差,可是韦添裕做了什么?罗州百姓至今还在水深火热当中,东南原本不止这些兵力,是皇上您一定要抽调兵马去安隆,是皇上您一定要临阵换将……”

“住口!冯玉典!”

王固几l步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你如今是在怪陛下吗?难道不是那些人有负圣恩?是他们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王固就是这样,总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攻讦他们这些人的时刻,一抓住话头就会干劲十足地扑上来,不撕咬得满嘴是血,绝不回头。

但冯玉典却一反常态,并不与他呛声了,他只是定定地看着面前的王固,这样的神情令王固脸上表情一僵,连抓着他衣襟的手也没那么用力了。

冯玉典想起那日内阁廷议上胡伯良说过的那番话,他拿住王固的手,一把拽开,缓缓道:“我这些天想了想,在你们很多人眼中,百姓似乎真的跟狗没什么两样,哪怕不用肉汤,只用根骨头钓着,他们就算饥肠辘辘地活,但只要能活,他们便不会有任何反心。”

“可你以为,你王固就不是狗了吗?”

冯玉典看着王固陡然难看的脸色,他笑了一声:“百姓纯良,而你才是那种会咬人的狗,但你今日在这里为你身后那个人冲锋陷阵,可能想过你自己又能是个什么下场?”

“冯玉典!”王固怒声道,“我看你是真的失心疯了,如今非但侮辱同僚,连皇上你也想怪罪?怎么?你还想参皇上不成?”

冯玉典却重重一声:“是!”

蒋牧浑身冰凉,他不敢置信地望着冯玉典,仿佛此刻终于明白那日他推开值房的槅门时说的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当初那则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言不是我冯玉典传的,也不是臣的门生郭汝之,汝之服罪身死,乃是无妄之灾,是替臣担的无妄之灾!”

冯玉典直视御座之上:“满朝文武,竟然找不出一个敢说真话的,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我等身为人臣,又在内阁当中,本该为陛下分忧,但陛下不肯听,仍要选出那些人去做他们做不了的事,出了事,是他们辜负圣恩,总之与陛下何干?”

“冯玉典!你说够了没有!”蒋牧大喊。

“臣还要说!”

冯玉典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反正我冯玉典总是要死的,今日无论如何,臣也要斗胆一问……”

郑鹜闭起眼睛,一双手在袖间攥得死紧。

百官皆不由屏息。

“陛下,”冯玉典一双眼紧盯着姜寰,“先太子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

这相当于直接质问当今皇上是否弑兄。

亘古未有,亘古未有啊……满金銮殿静无人声

() ,但百官皆满腹骇然。

大片晨光笼罩殿门,姜寰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他脚下踩的,是百官,是百姓,是整个大燕天下,可怎么还会有人胆敢指着他的鼻子,问他是否弑兄呢?

他的脸色煞白,那双眼里是滔天的怒火,可烈焰之下,又是一种什么都抓握不住的无力感,他厌恶这种感觉,他厌恶冯玉典那副质问的神情。

气血猛然上涌,他忽然吐出血来。

刘吉在旁大惊失色:“皇上!”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都乱了,百官俱惊,刘吉忙要宣太医,姜寰却一把攥住他的手,那力道之大,刘吉痛得脸颊肌肉抽动,却根本不敢抽出手。

“冯玉典,你是真的想死。”

姜寰嘴边沾血,他的嗓音有一种被热症灼透了的沙哑:“朕赐你就是。”

“陛下!”

蒋牧屈膝跪下去:“陛下不可啊!”

“陛下恕罪啊!”

“陛下请三思!”

不少官员跪下去,连声求情,然而他们越是求情,御座之上的姜寰神情则更加阴冷。

此时王固反而愣住了。

冯玉典对上他那副不解的神情,哼笑了一声,随即俯身拂开禁军的手,将那军士从地上拉起来,抓住他的手,说:“后生,看来你今日是逃不过一死了,不过有我老冯作伴,咱们一块儿走,也不孤单不是?”

军士满脸是泪,但他看着面前这位阁老,眼中却没有那么多的惧怕了,他紧紧回握冯玉典的手,哽咽地说道:“小的何德何能,与阁老黄泉作伴,也算没有遗憾了!”

所有人都看着冯玉典与那军士两人相扶着往殿外那片明光里去,即便他们已经走了出去,即便禁军的身影遮住了他们,百官也还是在看。

王固还在愣神,无论他怎么想,他也仍旧不能理解,这个冯玉典究竟是得了什么失心疯,硬生生要在今日的朝堂上给自己寻一条死路……

为什么呢?

王固想不通。

刘吉忽然惊叫了一声“陛下”,所有人目光收回,再往御座上看去,皇上竟然已经晕厥过去,不省人事了!

殿中顿时乱作一团。

南州城破,什么抚台藩台的,大人们都往汀州城挤,陆雨梧的州署衙门被改成巡抚衙门,人也从后衙搬了出去。

吕世铎也没好到哪里去,他的衙门也成了藩台衙门,如今他只能让陆雨梧跟他一块儿在盐运司衙门里挤一挤。

“他们来了这儿,他们不管盐务,我倒还好,就是你没了差事做,如今就只剩个知州的官身了。”

吕世铎叹了口气。

陆雨梧在窗边的书案前坐着,手中握有一卷书,闻言也不过淡淡一笑:“两位都是上官,南州如今被萧祚占了,他们要体面,我给他们就是了。”

“可那藩台大人与孟莳是有些关系的,孟莳之前被人毒死在牢里……”吕世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白苹还是在他们手里攥着,我千防万防,

他们也依旧有办法弄死孟莳和谭骏,如今倒成了你我有理说不清,只怕那藩台大人稍加整顿过后,便该琢磨着,怎么料理你我两个了。”

何元忍拍拍胸脯:“放心,那二位大人若真敢对你们动手,我老何闯大狱救你们去!”

“……你以为你能好到哪里去?”

吕世铎看他一眼:“抚台大人只怕还记着你之前赶回汀州的事呢。”

他们两个人说着话,陆雨梧则放下书卷,抬起脸望向窗外,如今正是寒露,天气已经有些渐冷,庭内到处是扫不尽的枯叶。

月洞门那边忽然有人穿庭而来,是陆青山,他飞快地掠上檐廊,人还没有进厅内便先喊了声:“公子!西北有信了!”

陆雨梧倏地站起身。

吕世铎与何元忍两个也都将目光投向那快步走进来的陆青山身上。

陆青山朝厅中几l位大人俯身作揖,道:“细柳姑娘已经如期将军粮运抵天潭!如今她已在去博州的路上!”

博州,正是西北边境,西北大将军谭应鲲正在那里抵御达塔蛮夷。

三四个月存于心肺的煎熬仿佛此刻忽然消尽了,陆雨梧一手撑在案角,窗外的冷风拂来,他以拳抵唇闷咳几l声,却又忽然笑了。

萧祚打过粮道的主意,陆雨梧常会整夜睡不着,怕细柳遇袭,怕她像在尧县那样倒在哪条路上,可再没有一个他躲在道旁的林子里了。

可她根本不用再有一个他。

她还活着,并且如她所承诺的那样,她把军粮送到了西北天潭。

陆青山见陆雨梧挽袖,便立即上前为他磨墨,何元忍看陆雨梧提起笔来,不知道他要写什么,便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想看一眼,却被冷着一张脸的陆青山给挡了个严严实实。

“哎,何兄,那不是你能看的。”

吕世铎一把将何元忍拉回来,他想也不想,便知道那信是写给谁的。

西北的冬天尤其冷,博州更是如此,惊蛰穿着厚厚的皮袄子,搓着手进了一间军帐中,此时年关才过,惊蛰觉得自己的鼻子都要冻掉了。

帐中却是一个人也没有,惊蛰只好折身出去,正想找个人问问,却听见一阵马蹄声近了,他一回头,便见那紫衣女子策马归营而来,他立即跑上去:“细柳!”

细柳拉住缰绳,马嘶鸣着停下步子。

她还没下马背,惊蛰便递来一只紫竹管:“这是汀州送来的,用的紫电。”

紫电除了她这个山主,无人有权查看。

细柳知道那反贼萧祚攻破了南州,姜變又在大樊举事造反,如今大燕乱的,不止是东南,而今汀州忽然来了这样一封紫电,细柳心中一凛,立即将竹管打开,取出来其中柔韧的纸片,展开来。

西风烈烈,明亮的天光之下,细柳目光触及纸上那熟悉的字迹,她怔了一瞬:

“吾有光明月,风雪不能摧。”

短短两行,跨越千山而来。

是他的用心,是他的赞许。

天光明亮,映照细柳鸟黑发髻边那支玉兔抱月银簪,那颗浑圆的珍珠闪烁着莹润的光华。

手中握着那单薄的纸片,细柳忽然微弯眼睛。!

山栀子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