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9 章 雨水(六)(2 / 2)

加入书签

细柳一下抬起眼帘,迎上姜寰的目光,他眼底似有几l分玩味,又混合意味不清的恶劣,他始终注意着她脸上一分一毫的神情变化:“怎么?认识他?”

杨雍说,她什么都忘了。

姜寰此时看着她,发觉她脸上仍旧一丝表情都没有,连那双眼也依旧清冷无波,一点涟漪都没有。

“只是听过这个名字。”

细柳淡声道。

姜寰始终没能从她那副眉眼之间发现任何端倪,半晌,他轻抬下颌:“细柳,不要再让朕失望,花若丹至今下落不明,这本是你的失职,你去汀州取这个人的性命,是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若你再办砸了这件事,那么朕便会好好想想你是否还担得起紫鳞山这份重任,你是先帝亲自定下的山主,朕自然不会让你卸任,但你做不好的事,朕会让旁人来做。”

细柳当然明白姜寰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若她不能完成汀州的任务,陈宗贤的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伸进紫鳞山,到那时,她虽还是个山主,可到时紫鳞山谁说了算,却不一定了。

“细柳明白。”

细柳神情冷淡,俯身拱手。

姜寰坐在龙椅上,看着她转身朝殿门外去,她衣摆上沾着湿润的雪水痕迹,外面漫天的雪意很快笼罩她的身影。

她竟然没有一点犹疑。

姜寰想起当初在明园当中,陆雨梧曾替细柳喝下的那杯酒,他眼底浮出一分讥讽,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去,姜寰在万极殿中召幸贺皇后。

子夜时分,贺皇后方才从万极殿出来,她一张脸煞白,被宫娥扶上抬舆,寒风袭来,猛灌入袖,宫灯照见她白皙小臂上交错的血口子,甚至还有青紫见血的咬痕。

她一下按住衣袖,垂下一双通红的眼,哑声让宫人们快送她回长定宫去。

陈宗贤便是在此时趁夜入宫,姜寰沐浴过后,穿了一身

() 龙纹常服在万极殿中见他(),此时姜寰的心情似乎平复了许多?()?『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隔着一道帘子,瞥了一眼跪在那儿的陈宗贤:“陈卿,你真是可惜了,若你还在内阁,朕该有许多差事要交给你去做。”

怕冲撞天颜,陈宗贤一如往常那样在脸上裹了一道长巾,他低着头,说:“臣虽致仕,却依旧是陛下的臣子,只要您有旨意,臣必当赴汤蹈火。”

“你是为朕着想的,”姜寰看着他片刻,不咸不淡,“若内阁当中人人如你这般,朕也就省心多了,朕只不过想给朕的母后风光大办一回圣寿节,那个冯玉典便吵得朕头疼。”

陈宗贤道:“陛下为皇太后办圣寿节,本是为尽孝道,冯阁老那个人臣是知道的,他是个直脾气,大约是因为内帑没钱,一时情急,才会冲撞陛下。”

“你还知道替他说话。”

姜寰心里烦,脸上的神情也不耐:“朕才登基多久这内帑就没钱了?”

“臣记得,当初修建护龙寺,一部分是户部拨款,另一部分是先帝爷从内帑里掏的钱,”陈宗贤说着,叹了口气,“哪晓得这护龙寺到底也没修成。”

“臣听闻您已下旨,让陆雨梧去做汀州知州?”

他又问道。

提及此事,姜寰脸色一沉,隔着帘子,他睨着外面的陈宗贤:“你猜,他去了汀州之后,那块地方会不会很热闹?”

陈宗贤眉心一跳,听出这弦外之心,他立即跪了下去:“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哪里知道官场上的深浅?即便是去了,不该他凑的热闹,他也是凑不成的,但若他一定要上赶着去凑,臣以为,倒不如将他当成一颗棋子来用。”

“死棋?”

帘内,姜寰看着他。

陈宗贤低着头:“死棋。”

姜寰满意一笑:“朕已经下令,让细柳去汀州除了他,在那之前,你便做好你该做的事。”

“细柳?”

陈宗贤抬起头。

“陛下,她绝不会杀了陆雨梧!”

他说道。

“不,”

姜寰摇头,意味深长,“她若还想坐稳紫鳞山主的位子,就必须杀了陆雨梧。”

陈宗贤乘轿出宫,一路灯火昏暗,他整个人都隐在轿子当中,如同一只见不得光的怪物,他怀着幽暗的心绪回到府里,陈平提灯来迎,又为他除去披风,倒来热茶。

“陈平,让他们在汀州暂时收好手脚。”

陈宗贤捧着热茶却没喝,声音里透着一股疲惫。

陈平应了一声,又小心翼翼地道:“老爷,那陆雨梧真要去汀州?他去了那儿,若是……”

“汀州不是那么好待的地方,那儿从来都是一滩浑水,无论谁去,也清不了,”陈宗贤摘下脸上的长巾,半边脸颊上的烫伤凹凸不平,“咱们也是没办法,皇太后的圣寿节需要不少银子,内帑里不够,就只能咱们去找。”

“陆雨梧去了那儿也好,”陈宗贤伸手摸向自己的脸颊,他的神情冷极了,“先帝

() 当初定下花家女为皇后,很难说不是因为她背后的花家,花家在汀州是个百年的世族,庆元盐政上也有他们的势力,我们倒不妨趁此机会,借陆雨梧这颗棋子,铲除花家,如此才好掌握庆元盐政。”()

“老爷您的意思是?”

?本作者山栀子提醒您《同心词》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陈平问道。

“万一,陆雨梧死在汀州,再万一,他的死与花家脱不开干系呢?”

陈宗贤哪怕此刻没有照过镜子,他闭上眼也能清晰地想见自己的这张脸:“我让费聪去挑他的手筋,本是想让他也尝一尝我所受的滋味,哪知道费聪这样无用,竟然还是让他毫发无伤地去了密光州,如今还是让他做了官。”

费聪当初回来,只说他引开了那枕戈营的统领徐太皓,却不知道手底下的人到底得手了没有,那些人都死了,死无对证。

如今看来,陆雨梧非但手筋无伤,还坐上了汀州知州的位置,正五品官。

“那就让他有命去,没命还。”

永嘉二年二月初,密光州仍然冷得彻骨,牧丽河也结着厚厚的冰层,紫金盟的人不得不取冰化水,分给周围的百姓们用。

朝廷的任命正式抵达密光州之时,陆雨梧正在牧丽河与紫金盟的人一道取冰,他没有穿厚重的披风,一身雪白的衣袍沾了些尘灰,袖子都挽起来,因为取冰而用力的双臂肌肉线条流畅分明,水珠沾湿了他右手腕部的细布,原本白皙的手因为长时间触摸冰层而泛起来一层薄红,连指尖都是红的。

“你爹呢?”

陆雨梧修长的颈项满是汗珠,他将冰放进岸边小孩的桶里,想伸手摸他的脑袋,但看了一眼自己湿润发红的掌心,还是作罢。

“我爹在藤石那边筑城呢。”

小孩儿说道。

“自己可以提回家吗?”

陆雨梧问他。

小孩儿点点头:“可以,我力气可大了,当初抓羊全靠我!”

陆雨梧闻言,不由笑了一下:“是,全靠你。”

这个小孩儿正是当初坐在小坟包上等着他死的那些孩子当中的一个,也是后来跟他分食那只烤羊的孩子之一,如今也不过十一二岁。

小孩儿见他笑,不由也笑了起来。

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南观音山,忽然想起母亲说,这位陆公子就像南观音山上的积雪一样圣洁。

“恩公!”

这时,一道声音咋咋呼呼的,很快近了,小孩儿回头望去,只见来人是那位穿着官服的乔县令,他连忙跪下。

乔四儿跑过来,没防备面前一个孩子扑通一下跪了,他吓了一跳,却顾不上许多,一把将孩子给拎起来,气喘吁吁地喊:“恩公啊!圣旨,圣旨到了!”

陆雨梧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将衣袖放下来,从冰面上走来岸边,乔四儿放下那孩子,赶紧走过去:“恩公,圣旨上说,让您去汀州做知州!那可是汀州啊!您是正五品官呢!”

陆雨梧站定,日光淡淡地铺了一层在他身上,鬓边的浅发拂过

() 他苍白的脸颊,片刻,他抬起眼帘:“汀州……”

那双眸子黑沉,深不见底。

朝廷的任命一到,陆雨梧便要即刻启程,翌日一大早,康禄便带着紫金盟的人,和乔四儿,大武、兴子、线儿他们等人一路将陆雨梧一行人送至藤石。

路上也有百姓来送。

康禄早知道陆雨梧会走,但真到了这一天,他心中实在不是滋味,风沙飞扬,他喉咙动了几l下,才发出声音:“早知道不来送了,怪难为情的。”

陆雨梧面上露了点笑意:“好了康禄,还会再见的。”

康禄却看着他,好一会儿,说:“雨梧,我要谢你,若没有你,便没有如今的紫金盟,咱们是永远的兄弟。”

但这话才说完,康禄就有点憋不住鼻子酸了:“咱们说好了,往后藤石城修成了,你得回来看看,到时候,到时候记得带上你那二个心爱的姑娘,我还真的挺好奇的……”

陆雨梧听着有些不对劲,他眉心微动:“……什么?”

“恩公!”

乔四儿却在旁边按捺不住,眼睛早包着泪了:“你放心,我在密光州一定修好藤石城,我和老康两个人,将来总有一天,会将这坟场变成真正的福地!我……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官!”

“意诚,你已经是了。”

陆雨梧看着他,说。

乔四儿鼻子又是一酸,他笑了一下:“恩公,意诚还记得您在尧县时对我说,‘如有登临意,你自上青云’,如今意诚也盼您重上青云,再也不要……受苦受难。”

“我心中不苦,便没有难。”

陆雨梧轻拍一下他的肩:“在密光州做官,虽然偏远,但亦有好处,朝廷里的火怎么也烧不到你这里来,你好好修藤石城,将来有一日,去为更多人。”

乔四儿心胸发烫,他眼含热泪,却是一笑,拱手:“是,意诚在密光州则为密光州百姓,将来无论在哪里,亦为更多人。”

陆雨梧亦抬手。

风沙鼓动二人衣袖,康禄与紫金盟中人,以及周围的百姓们都在旁静静地看着他们彼此相对,作揖。

陆雨梧被陆青山等人簇拥着走出一段距离,密光州的百姓们仍在原地望着他,他回过头,风沙里,那些面容并未被这样的灰尘淹没,他们并不是吃人的怪物,他们从来都是活生生的人。

“恩公!”

乔四儿忽然大喊一声,又飞快地跑到他面前去,气喘吁吁地说:“还有,还有……”

“什么?”

乔四儿却又有点踌躇,但到底还是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那个,我觉得细柳姑娘就挺好的,虽然我总觉得您根本就不是二心二意的人……”

“……二心二意?”

陆雨梧怔了一下。

“康禄看着您练的字了,有二个姑娘的名字呢,”乔四儿挠了挠脑袋,有点尴尬,“我觉得依照细柳姑娘的脾气,是不会允许您……那个……”

陆雨梧忽然笑

了一声。

乔四儿有点摸不着头脑:“您笑什么啊?”

陆雨梧身上披着一件披风,他衣襟洁白,那张苍白的面容上神情沉静下来,风鼓动着他的衣袖,他垂眼看向自己左手腕部被陈旧刀伤割开的红痕,说:“没有旁人。”

从来就没有旁人。

西风凛冽,陆雨梧坐上马车,辘辘声响起来,他思及前些时候寄出去的那封信,算起日子,也许他抵达汀州之前,那封信便能送到燕京。

可是,她还会记得吗?

陆雨梧敛眸,神情不明。

从密光州到汀州是很长的一程,陆雨梧抵达汀州,时值六月初,南方开始进入梅雨季。

这日正是绵绵细雨。

“那新上任的汀州知州听说是那前首辅陆证的亲孙儿,先前因为被逆贼姜變牵连所以被流放到了密光州那样吃人的地方!哪知道这人非但没死在密光州,还在那边防住了达塔人偷袭!”

鸳鸯楼上,茶客们正热闹着。

“要我说,这位陆大人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听说人是昨儿到的,但咱这儿的其他官老爷还没见过他人呢!这是二请四请的,才好不容易在今日将人请到对面的鹤居楼上,听说是备下了一桌好席面哪!”

“可不是么?鹤居楼那样的地方,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啊?看来咱这儿的官老爷们都不敢小瞧了这位陆大人!”

朱红栏杆边上一张桌前,一道纤瘦的紫衣身影背对着那片热闹而坐,她手中端着一只茶碗,吹开边沿热烟,抿了一口。

随即又搁下茶碗。

茶客们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边盯着对面的鹤居楼看,有人忽然“哎”了一声:“快看哪!是不是那陆大人来了?!”

栏杆外烟雨朦胧,细柳循声侧过脸,垂眼往下看去,底下一顶轿子停了,后面一行青黛衣袍的侍者亦停下步履,为首的侍者有一张冰冷的脸,他伸手掀开那暗青的轿帘,里面青色的衣摆微动,那个穿着官服的人从轿中弯身出来。

桌上茶碗忽然被狸花猫碰倒,细柳站起身,伸手却没捞住它,它很快从栏杆灵巧地爬下去,一边叫,一边跳进雨水里。

陆雨梧听见它的叫声,却下意识地抬眸顺着它跳下来的方向往上看去,鸳鸯楼上,朱红栏杆,那里有一个紫衣女子负手而立,细雨沙沙的,周遭嘈杂,湿润的雨雾更衬她眉目有一种浓烈的艳丽,那是一种陌生的艳丽。

但陆雨梧看着她。

狸花猫飞快到了他的脚边,蹭着他的衣摆,亲昵地叫着。

鸳鸯楼上,

细柳垂眸与他相视。

她面前的桌上茶碗翻倒,那茶水浸湿了桌上一封才从燕京送来,将将拆开的信件,洇湿了其上筋骨清峻的一行墨字:

“山川几l千里,惟有两心同。”!

山栀子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