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4 章 杀机(1 / 2)

加入书签

当今天子经历曲折,从二十九岁起身陷囹圄,足足十三年。几乎挥霍一个男人最巅峰的岁月年华,也节省了某方面的精力。

多年被囚,令当今天子膝下子嗣数量不免受到一定的限制,除却登基八年以来后宫嫔妃所添一儿一女,还有天子被囚之前与妻妾所生的四儿三女,合计子女共九人——虽则如此,这已经足够永昌皇帝羡慕了。

最年幼的五皇子不提,已经成年的四位皇子中,最年长的大皇子现年三十一,最年轻的四皇子已有二十六。

二皇子是天子唯一的嫡子,与晋阳公主乃同胞姐弟,在天子登基不久便被立为太子;大皇子为淑妃所出,被封为楚王;三皇子为仪嫔所出,封魏王;四皇子生母已逝,封吴王。

一般而言,四位年长皇子身后必然伴随几十年积攒而成的势力支持,本该为皇位继承斗得不可开交。

然而当今天子的特殊情况同样限制了皇子们的势力壮大。

毕竟严格来讲,八年前他们才开始从零起步,压根不存在什么积累数十年的支持势力。

——就在八年之前,当今天子只是阶下之囚,他们一家都是不受待见的罪宗,包括太子在内的四位皇子几乎被变相软禁了十三年,连王府所在的太原府城都不曾走遍。长大后娶妻更是不易,包括太子妃在内的四位皇子妃,可以说无一出自高门大户。

换而言之,皇子们势力都不强。最强的大概就是因身份天然得到朝臣拥护的太子。

然而,倘若说当今天子好歹自幼接受过宫中的高端教育,一度被视作储君之选,方方面面都有过人之处;那么四位皇子却是在软禁中长大,顶多只接受过最普通的宗室教育,与当今天子简直有天壤之别。

虎父犬子的真实写照不过如此!

皇子们废归废,却有一项好处,当今朝堂夺嫡之争、烈度几近于无。

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性格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三皇子与四皇子肉眼可见地对皇位毫无兴趣,如今的日子对他们而言已是前所未有的美好,他们只想在王位上躺平一辈子。

而大皇子虽然仗着长子的身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奈何他既无强势外家,本身能力亦不出众,这八年来虽然也收拢了不少投靠他的官员,却远远不足以撼动太子的地位。

倒不是太子如何出众,只凭天子待原配发妻不同寻常的情分,对嫡长女晋阳公主的宠爱,太子的地位便稳如泰山。

加之这位被母亲和姐姐带飞的太子虽不出众,却也并没有多少受人指摘之处。他性情宽厚、勤勉好学,论天赋或许只是中人之姿,但至少具备君王该有的仁德。在尊奉正统的文人们眼里,已是明君的胚子。

种种因素叠加,导致当今朝堂上虽有四位成年皇子却不见多少夺嫡的硝烟。

唯一不死心的大皇子之所以不肯认命,完全是因为天子偶尔对太子表露出的失望。

事实上,四个“不类己”的儿子都不怎么得

天子欢心,反倒是皇孙们更得他关注,天子几乎隔三差五便要过问皇孙们的学业。()

这一举动令不少人心生遐想:莫非天子是见儿子们不争气,想跳过儿子培养孙子?抑或者,在皇子们资质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优秀的孙子将决定未来谁主天下?

?想看嬴天尘写的《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第 184 章 杀机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大皇子正是因此而不肯死心,他在培养儿子上下了大功夫,誓要将侄子们都比下去,从而掀翻弟弟稳如泰山的太子宝座。

竞争归竞争,为天子贺寿,他们兄弟却是齐心,早早便安排好了皇孙们一道出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联手讨天子欢心。

今日宴席之上,上场表演、为天子贺寿的便是一群年龄最大不超过十三岁的穆姓萝卜丁,里头还混着一个年龄虽小、辈分却高的五皇子,以及唯一的外姓人陆采薇。

身为天子外孙女的她受宠更甚于亲孙女,纵然身处皇子皇孙之中,亦无丝毫怯场。

据说节目由三位皇妃与晋阳公主一道安排,几乎将每个人的特长都考虑了进去。

善画者作画,善琴者抚琴,善舞刀弄枪者舞刀弄枪,鼓瑟吹笙之事更是必不可少。哪怕是才艺平平者,也能充当一回东郭先生,混在几十号人之中,不必担心露馅。

加之提前大半年便请了教坊司的乐工充当指导。此时甫一亮相,便令人眼前一亮。

文武百官、各国使节都开了眼界。

一帮龙子凤孙,亲自下场彩衣娱亲,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场面,非万寿宴上不可睹。

密集的鼓点声如同在战场上奏响,琵琶弦急如雨,桩桩乐器配合恰到好处,谢拾眼中最耀眼的却是那一席跳跃的“焰火”。

少女一身绯衣,裙摆燃烧如火焰,圆而亮的杏眼中倒映着满室灯火,灼人眼球。她有一张骨相极美的脸,双颊白皙而饱满,鼻梁高而秀挺,漆黑的双瞳宛如星子,卷而翘的睫毛颤动间,有种纯粹清灵的美。

谢拾不由为这份美丽而惊叹。

他静静欣赏这份美丽的绽放。

鼓声响,剑光起!

少女分明戎装带剑,偏又轻盈似云,灼灼若火,纵跃而起,如虹霞横空,沐日披月;双剑齐出,如蛟龙出水,裹挟风雷!

昔日曾在福州城参与守城,亲眼见证过战阵厮杀的谢拾虽无武艺傍身,却凭眼力和经验看出这优美的剑舞绝非只是花架子。

作为御前红人,晋阳公主母女真真假假的消息早在京中传得满天飞。此时此刻,谢拾心底便不由自主浮现出其中一条传闻:陆九小姐曾在宫中与一群皇孙一道习武,后来公主府更是特意聘请了武学师傅。

此事令其饱受热议,一度被视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使母女俩的风评愈发古怪。而听闻流言的谢拾只感觉好事者管的真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