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1 章 波折(1 / 2)

加入书签

泰州献上的灵芝只是开始。又有接二连三的祥瑞出现在万寿宴上。可见这些献礼的地方官都想到了一起,花样亦如出一辙。

众人对此心照不宣,不以为奇。

天子万寿宴上出现祥瑞再正常不过。从古至今,讨帝王欢心的伎俩几乎不曾变过。招数老套不要紧,只要好使就总有人用。

昔年光宗永昌皇帝不就很吃这一套吗?一套冠以祥瑞之名的奇石便令他龙心大悦。

……想来当今天子亦是如此。

况且此乃天子诞辰,即便大家都能猜出其中内情,又有谁会不识趣地拆穿吉兆?纵然平日里口舌最是锋利的言官都没有不识趣地跳出来——劝谏天子,再过两天也不迟,何必在万寿节当日作死触天子霉头?

于是,席间依旧喜气洋洋。

当下便有大臣顺势奉承起天子来:“祥瑞频出,必为圣主而生!此乃天命垂青,佑我大齐!臣为陛下贺,为大齐贺……”

这人说得真情实感,喜不自胜。

有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人,无论内心如何想,他们脸上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滔滔不绝的恭维声入耳,天子的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神情反而却渐渐沉了下来。

莫名的压力顿时笼罩众人心头。

察觉到不对的朝臣渐渐收了声。

偌大的奉天殿前逐渐回归寂静。

与翰林院同僚一道坐在广场上的谢拾只隐约听见滔滔不绝的恭维声,位置靠后的他看不见天子的神色,犹自在意识中与胖狸猫一人一统一个劲地吐槽所谓“祥瑞”。

“这年头,什么都能充当祥瑞!”

[——就是就是!]

“纵观古今,不痴求长生的帝王寥寥无几。当年光宗就被奇石唬得团团转,可到死都没成仙,当今不会上同样的当罢?”

[——我看可没准。]

念及幼年那桩害自己痛失门牙的大事,谢拾犹自难忘,感同身受的愤怒升了起来。

“祥瑞之事一旦风行,必然累及百姓、徒耗民力,且这样的官员哪里有心思治理地方?若非我现在人微言轻,真想当堂打假!也罢,之后时机合适再上书罢……”

谢拾说一句胖狸猫点一下头:[有道理。事已成定局,宿主不必急于打假。好歹让皇帝高高兴兴过完生日再打假也不迟。万一皇帝是个小心眼,记恨在心怎么办!]

为宿主考虑的它不免忧心忡忡。

一人一统说话间,天子终于发作,他面色猛然一沉:“昔日宋真宗遍集祥瑞,天书现,黑龙出,灵芝数以万计……青史之上,只落得“一国君臣如病狂”而已。徒增笑耳!尔等以为朕乃宋真宗乎?”

此言一出,方才满口恭维的几名臣子面色大变,第一时间诚惶诚恐跪下:“微臣万万不敢!臣等冰心可鉴,唯陛下察之!”

敲打了他们两句,天子平静道:“起来罢。祥瑞之流不足信,岂可承天命?昏

君治国无道,而以祥瑞自欺,朕不取也!”

说着便命人将所有祥瑞撤下去。

其实他更想骂的是光宗永昌皇帝,嘴上说的是宋真宗,颇有几分指桑骂槐之意。朝臣们只稍稍琢磨一番,立刻便听了出来。

——宋真宗好歹是几百年前的帝王,真正治国无道、以祥瑞自欺的昏君,本朝不就有一个吗?不是光宗永昌皇帝还能是谁?

倘若天子指桑骂槐的对象是天佑皇帝,或许还有李岱之流承天佑皇帝之恩,与天子分说分说。既然是永昌皇帝,那就算了。

大齐国势之所以倾颓皆源于永昌。而今满朝官员,无一人出自永昌皇帝提拔,倒是有不少人在永昌年间曾受奸相迫害。御座上的当今天子,便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正因如此,当今天子登基之时,无论如何都不肯过继到永昌皇帝名下,非要为已经去世的亲生父亲、昔年早逝的懿怀太子冠上皇帝尊号时,阻力比想象中小上许多。

纵然是天佑一朝的臣子,都不曾强烈反对。

……终归当今天子是天佑皇帝之兄,不可能过继到天佑皇帝名下,无论他名义上的父亲是懿怀太子还是永昌皇帝,天佑皇帝这一脉都是绝嗣,他们又何必费心费力为永昌皇帝的身后香火操心,不惜生死?

再说一万遍,永昌皇帝不值得。

于是懿怀太子就这么顺理成章变成了明宗皇帝。而当今天子亦投桃报李,转头便将自己最小的儿子过继到了天佑皇帝名下,封为魏王,虽无实权,但爵位世袭罔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