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5 章 · 第 25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5章·第25章

主母钦点喜娘做事,一时间,众婢子羡慕的目光都落到了她身上。

杨喜娘也没想到自己的升职路可以这么顺利,忙不迭应道:“婢子愿意!”

祝明璃颔首,很好,市场部初步建立。

反正薅沈府羊毛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多薅一个婢子也无妨。她提笔写下喜娘的岗位细则,别的打杂活儿都不干,只替她做对外联络的事。

别的婢子眼巴巴看着祝明璃,她只好道:“去将负责抚恤照拂的兵丁家户管事唤来,我有话要问。”祝明璃一条一条吩咐下去,“另将发放钱粮的账目理一份明细呈上,府里库房的支出单据,也一并取来与我。

主母有吩咐,做就是了,并不需要多问。

婢子们点头应是,谨遵师父的教诲,手脚麻利地分头办事。

杨喜娘见大家都有事儿忙,自己却干站在这儿,激动的心情变成忐忑。但明白不该问的别问,只是安静地退到一旁。

祝明璃出嫁,嫁妆算不上高昂,但陪嫁的婢子应当是祝家主母精心挑选过的。焦尾绿绮性子互补,能担事儿,祝明璃一来就能用,而且短短时间内成长迅速。虽然没有点亮天赋标签,但两人都是均衡发展的人才。

而且仔细想一想,祝府的底子确实挺薄。祖父虽在文坛地位颇高,但他去后,便无人可撑起门楣。大哥是从八品下太乐丞,二哥是正七品下的灵台郎,两人俸禄不高,都没什么大前途,能为她备下一份表面光鲜的嫁妆,已属不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祝明璃没和祝家主母,也就是她的大嫂碰过面,却猜她应当是个能干妥帖之人。

想到那个一言不合就哭哭啼啼的阿兄,祝明璃有些无奈。

嫁入沈府从各方面来说都是高嫁,但祝明璃却一点儿气也没受。不得不说,原身的阿翁确实给她定下了一门极好的婚事儿。

不多时,管事便到了三房。祝明璃在堂屋细问抚恤诸事,渐渐理出些头绪。

总的来说,沈府待人是极厚道的,可惜疏漏仍不少。朝廷抚恤不周,沈侯爷在世时就立下规矩,从府里出银钱抚慰战死兵丁的家眷,并安置残兵。

侯爷去后,此事先后由大郎、二郎接手,后来部分职责归入中馈,反倒交接不清、乱了章法。待到沈绩掌家,仍延续旧例,他有心做得周全,钱拨得更多,效果却一般。

如今祝明璃执掌中馈,虽可见到米粮支出的数目,抚恤了何人,却并不清楚这些人是何来历,又有哪些人被遗漏。

名单向来是由沈绩从军中定下。他能顾及到的,便吩咐手下记册照料。可身居高位者,很难事事妥帖。多少无名兵卒战死,连名字都报不到他跟前,更别说照看他们亲眷。

幸亏有负责分发抚恤金的管事,倒是给祝明璃整理了一份具体名册。其余的情况,全靠口述。

征兵多在边关州府,那些家庭往往不远迁,朝廷未尽到的职责,沈家会出银补上,但无后续关怀。

否妥帖?若你知晓其余将士或其家眷的难处,也可告知于我。()”

????し????偛??膉????

“?偛???????衬??楠??????????????葶澃??澃偧?????????????鑞??譏?衎??入?????()?[()]『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事儿他给来送钱送药的管事提过好几次,管事每次都说“主家自有安排,你收下便是”。他无奈之下,只能禀报沈绩,沈绩深知这些将士与家眷都是忠厚质朴之人,只当他们良善推脱,所以也只是劝慰几句。

主子忙,邬七又不能老拿这事儿烦他,所以后来药费药材到手,都按照阿耶的意思,分赠予更困窘之人。一来二去,他对京畿一带伤残病卒与阵亡将士家口的情形,反倒比管事更为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