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杂粮煎饼(1 / 2)

加入书签

乾清宫中,暮色宛如雾气般逐渐弥漫上来,房内的光线已经变得暗淡,宫门却对外紧闭,无人敢进来掌灯。

祁瞻独自坐在书桌前,看着刚刚草拟完的封王诏书。

此次封王,他把除了太子之外的所有成年皇子都赐了封号和封地,他缓缓抬起手,将手掌放在那一摞诏书上,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这时他想起顾南箫说的那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便彻底下定了决心。

太子顾念手足之情,日后定然不忍心让弟弟们离开京城,不如趁他还康健的时候,早早替太子铲除后患。

想通了这一点,祁瞻觉得郁结几日的心胸都顺畅了几分。

他把诏书放在案角上,正要重新提笔,却听见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祁瞻没有抬头,只听见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他不禁皱眉,沉声道:“朕不是说了,不许任何人进来吗?”

就听见面前响起扑通跪地的声音,一个内侍战战兢兢地说道:“启禀皇上,太后娘娘着人来送饭菜,让皇上您好歹吃几口……”

这宫中唯一能不顾皇上命令,替他做主的人,也就只有太后了,连祁瞻也拿这位老母亲没办法。

祁瞻知道自己两日来几乎不进饮食,的确让太后着急了,只得忍着气恼放下笔。

“罢了罢了,端上来吧。”

反正御膳房成日里做来做去就是那些东西,别说他现在病着没胃口,就算没生病,他也早就吃腻了。

众人知道祁瞻心情极差,谁都不敢多说,连忙将托盘里的饭菜摆在祁瞻面前。

还没等祁瞻看清眼前是什么菜肴,最先闻到的就是一股酸酸甜甜的香气。

这香味十分独特,即使是他也从未闻过,只觉得这菜色异香扑鼻,却又不是寻常的糖与醋调制而成的,而是充满了自然的芬香气息,让人一闻便觉得神清气爽。

祁瞻不由得来了兴趣,他垂眸一看,只见眼前是一个椭圆形的白玉瓷盘,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只整鸭,鸭肉先是被切成了寸许长的小块,再按照原来的形状重新摆放,碎而不裂,既方便夹取,摆盘又十分好看。

肉块呈深红色,上面淋着浓稠的汤汁,像是给鸭肉镀了一层莹润的亮光,看起来赏心悦目,令人无法自拔。

御膳房成日换着花样地给他做各种菜色,鸭肉几乎每天都有,可是这样的做法却是第一次见。

下意识地,他居然咽了一下口水。

那股奇异的酸香味毫不留情地冲击着他的鼻腔,让人忍不住口水泛滥。

连续两日不曾好好吃饭的肚子,此刻竟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咕咕声。

祁瞻掩饰地清了清嗓子,盖住肚子逐渐响起来的轰鸣声,赶紧拿起了筷子。

第一口咬下去,柔韧的外皮包裹着鲜嫩的鸭肉,这口感便令他惊艳无比。

尤其这紧随而来的酸甜的梅子味,仿佛先锋军一般打开了

喉咙的通道,所向披靡地朝他的味蕾发动进攻。

原本气鼓凝滞的脾胃,这会儿似乎纷纷苏醒,一寸寸空了下去,只求能被美味的食物填满。

第一口还没完全咽下,祁瞻的筷子已经不听使唤地伸向了下一块。

皮脂香腻,肉块肥嫩,连鸭骨的每一丝缝隙都被这酸梅的气味填满,让他吃得欲罢不能。

直到吃了半只鸭子,祁瞻才停下了筷子。

从小他就被教导,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得超过三块,免得被有心人揣测到帝王的喜好。

他可是一代名君,自然不能纵口腹之欲。

可是眼前这道菜,他却足足吃了一多半!

祁瞻还想再吃,可是理智却死死劝住了他。

要是被底下人知道他一顿就吃了一整只鸭子,只怕明天开始,他的御膳就会摆满了鸭子!

祁瞻无奈地放下了筷子,拿起手旁的茶盏漱口,企图能冲淡他对这道酸梅鸭的渴望。

挥手命人撤下眼前的菜肴,他才想起一件事。

“这道菜是谁做的?传朕的旨意,重赏。()”

能有此等手艺的人,只怕御膳房里也是寥寥无几,看在那人如此用心的份上,厚赏也是应该的。

内侍连忙跪下,说道:“回皇上的话,这道菜是太后传了南华楼梅姑娘入宫,特意做给皇上吃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南华楼的梅姑娘?”祁瞻略一思索,便想起来了,“做芥末虾的那个小厨娘?”

“正是。”

“原来是她!”祁瞻不由得来了兴趣,道,“传她进来。”

很快,梅娘就被一个小内侍带进了宫。

给天子做菜就是规矩太多,她在慈宁宫做完了菜,太后生怕出事,硬是派了一队的人保护她,让她亲自捧着菜送到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也不能走,要在宫外候着,等皇上吃完才行。

还好她就在乾清宫外,要不然皇上传她,她又要再跑一趟。

梅娘进了宫,规规矩矩地给祁瞻行礼。

“民女武梅娘,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祁瞻终于吃了顿饱饭,这会儿心情正好。

“这酸梅鸭是你做的?”

“是。”

“用酸梅做菜,你是怎么想到的?”

他不是没吃过酸梅,可最多时令的时候吃个新鲜,或是暑天的时候喝些解渴,一直觉得这东西就是个果子,讲究点的话就做个饮品,却不曾想过这酸梅也能做菜。

梅娘垂首答道:“回皇上的话,近日天气转热,民女办的酒楼里的客人多数觉得吃饭没胃口,点鸡鸭鱼肉的客人明显减少,酸梅汤却成日供不应求,正好民女一个徒弟喜欢研究药膳,我们就试着用酸梅做菜,除了这酸梅鸭,另有酸梅烧鱼,酸梅炒菜,酸梅炖肉……”

只听这些名字,祁瞻都觉得口齿泛津。

“难为你们用心,肯如此钻研菜谱,如此一来,百姓们就有口

() 福了。()”祁瞻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进宫做菜也不容易,说说看,想要什么赏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梅娘连忙跪下,说道:“民女不敢要什么赏赐,只求皇上龙体安康,就是百姓之福了。”

一句话说的祁瞻心情大好,笑道:“你虽然不敢要,朕却不能不赏,这样吧,朕给你题一块匾额,就算是答谢你这一饭之恩了。”

梅娘磕头谢恩,便随着内侍退出了宫。

能得到御笔亲题的匾额,梅娘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这可是能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好东西!

梅娘圆满完成任务,随着宫女回到慈宁宫。

太后早已得了消息,这会儿正喜笑颜开。

“哀家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好孩子,来哀家身边坐。”

梅娘行过礼,走到太后身边的锦凳坐下。

太后亲自握住她的手,问起那酸梅鸭的做法,梅娘并不藏私,一五一十地讲给太后听。

见她行事大方,为人妥帖,太后看她越发满意。

“你这次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梅娘忙道:“皇上已经说过要赏民女一块匾额,娘娘若是再赏赐,民女实在是当不起这样的厚恩。”

“皇上赏的是皇上的,哀家赏的是哀家的,那怎么能一样?”太后想了想,笑道,“要不然,哀家赏你一桩婚事如何?”

没想到太后忽然说出这句话,梅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见她羞怯不言,太后越发笑了起来。

“罢了罢了,不逗你了,来人,去开了哀家的库房,哀家要亲自带梅姑娘选首饰和料子。”

梅娘想开口回绝,却被太后不由分说地拉起就走。

“就当是哀家提前替你攒嫁妆了,你可不许推辞!”

梅娘拗不过,只好跟着太后去了。

慈宁宫的库房高大宽敞,里面又隔出无数房间,不知都放了什么,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

等宫女们捧着绸缎首饰等物一排排走出来,梅娘更是看得眼花缭乱。

“太后,这实在是太多了……”

太后随手翻开一个锦盒,里面的赤金红宝头面金光灿烂,璀璨夺目,晃得梅娘几乎睁不开眼睛。

“哀家老了,这些颜色新鲜的首饰绸缎,留着也用不着,还不如赏了你们这些年轻姑娘,多做几身好看的衣裳,哀家看着也高兴。”

见梅娘踟蹰不前,太后索性直接替她做了主。

“将那云光锦、笼月纱、妆花缎、遍地金这些料子,捡那大红、珊瑚粉、秋香、葱绿、水蓝这些新鲜颜色的,每样装十匹。红绿宝石、猫眼玛瑙这些拣好的一样装一匣子,各色头面每样十套……”

“把放着珊瑚盆景的房间开了,端二十盆五尺以上的,给梅姑娘放箱子里……”

“放插屏那屋子也打开,哀家记得过年时候得了几个螺钿花鸟的,正适合给梅姑娘摆着玩……”

眼看着一盒盒一箱箱的东西

() 搬出去(),梅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知道的说是太后给她赏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后给她办嫁妆。

想到方才太后说的婚事,梅娘又是不安又是期待。

看太后的意思,是不是不会反对她跟顾南箫在一起?

如果是这样,那她就能放一半的心了。

梅娘胡思乱想着,忽然发现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

她连忙上前说道:“民女多谢娘娘厚爱,只是这会儿天色已晚,民女还是先出宫了。”

太后选得意犹未尽,几乎忘了时辰。

被梅娘这么一提醒,她才回过神来。

“怎么这么快就天黑了,那哀家就不留你了,来人,把东西装上,送梅姑娘回去。”

库房内外又是一番忙乱,太后亲眼看着宫女们将东西一样不落地放好,这才带着梅娘出去。

才走了几步,就见一个小内侍飞一般地从宫门外跑了进来。

看到太后和梅娘,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太后面前。

“启禀娘娘,方才奴才去宫门处传车,守门的侍卫说四面宫门全都落锁了,任何人不得出宫!”

太后一怔,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滴漏。

“怎么才天黑就落锁了?”

“奴才不知。”内侍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奴才一路回来,都没看到什么人,路过的宫殿也都落了锁,连灯笼都没挂。”

天黑了却不挂灯笼,也没有人来人往,虽然四处都是一片宁静,太后却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她转过头看向梅娘,温言道:“无妨,是哀家忘了时辰,倒耽搁了你出宫,你就留在宫里宿一夜吧。”

事已至此,梅娘只好答应下来。

太后看重梅娘,宫人们自然也待她十分殷勤,不等太后吩咐,就有人收拾出了房间,里面的被褥衣裳盆桶摆设一概都是崭新的,连胭脂水粉也一样不落,不过片刻功夫就收拾好了。

太后费了这半日的神,颇有些困倦,只是还记挂着方才的异常,便吩咐宫人出去打探消息。

可出去打听消息的几拨宫人却如同泥牛入海,离开慈宁宫就一直没有回来。

太后实在抵不住困意,就先去睡了。

梅娘第一次在宫中过夜,颇有些不习惯,只卸了簪环,便合衣卧在床榻上。

窗外的灯笼散发着朦胧的光芒,屋内燃着不知什么名字的香,明明是该昏昏欲睡的时辰,她却怎么也睡不着。

不知道这会儿顾南箫会在哪里,是在宫里还是宫外?

跟宁静的慈宁宫相比,乾清宫却是另一番情形。

祁瞻操心了一整天,吃过饭后心情反倒好了些,喝了太医呈上的汤药,便早早上榻休息了。

睡眼朦胧中,他听到宫门打开的声音,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祁瞻以为是内侍进来盖灯,便翻了个身,准备继续入睡。

却听那脚步声径直来到了床前,一个熟悉的声

() 音响了起来。

“父皇,这会儿可好些了?”

听到这个声音,祁瞻立刻清醒了过来。

“昊儿?”

“是,儿臣刚听说父皇生病,特地进宫来侍疾。”

祁瞻冷哼一声,怒道:“你还有脸来?!”

想到自己刚刚做出的决定,祁瞻强压火气,坐起身来。

眼前的少年身材高大,一如往日般丰神俊朗,他看着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要不是想着他马上就要离开京城,祁瞻恨不能给他一巴掌。

祁昊垂眸,眼角的余光看到桌上那墨迹新鲜的封王诏书。

“父皇……当真要给儿臣等封王吗?”

祁瞻唔了一声,冷冷道:“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朕也不好更改。”

烛火跳跃,映射出祁昊脸颊冷硬的线条。

“不知父皇赐了哪块封地给儿臣?”

看着曾经最疼爱,如今却即将要离去的儿子,祁瞻微微叹了口气。

“江南富庶,又是鱼米之乡,你就去那里吧。”

听了这话,祁昊暗暗攥紧了拳头。

孙家将军镇守北疆,却将他送去南方,他若是离了京城,想要见祁瞻和孙皇后都不容易,更别提见到孙应奎这个舅舅和一众表兄弟了!

祁瞻一定是故意的!

“可是儿臣舍不得父皇,舍不得母后,那江南远在千里之外,日后儿臣想要见父皇母后一面,进京的路程都要一两个月。”他抬起头,直视着祁瞻的眼睛,“儿臣不想离开京城,请父皇成全!”

见他居然敢违抗自己的意思,祁瞻重新燃起了怒火。

“你大了,早就该自立门户,怎么还做小儿态?真是没出息!”

留他在京城,指不定他还要对太子使出什么手段!

祁瞻自己就是从不见血的刀光剑影中走出来了,又怎会给太子留下隐患?

想到这里,他硬下心肠,说道:“诏书明日就会昭告天下,你回去准备一下,六月之前就动身去江南吧!”

祁昊缓缓抬起头,一双眼睛藏在烛光的暗影中,幽深莫名。

他伫立片刻,抬起脚步走上前来。

“儿臣……谢父皇的恩典。”

见他低下头,一副顺从的模样,祁瞻才缓过气来,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祁昊从床榻前拿起水壶倒了一盏水,奉上前去。

“父皇说了这会儿的话,只怕口渴了,让儿臣再伺候父皇喝一次水吧。”

见他言辞恳切,祁瞻心里一软,由他搀扶着坐起身来。

祁昊端着水盏,送到祁瞻唇边。

祁瞻才张开口,祁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往他齿间塞了一颗药丸。

那药丸只有米粒般大小,没等祁瞻反应过来,祁昊便扬起水盏,将里面的水全都灌入祁瞻口中。

祁瞻猝不及防,只觉得一股急流冲泄而入,转眼间那药丸就

被水流裹入腹中。

祁昊动作又快又急,至少一半的水都洒了出来,将祁瞻的中衣前襟都淋湿了。

祁瞻惊怒交加,重重一把推开了祁昊。

“你做了什么!?”

祁昊站直身体,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

“儿臣自然是在给父皇喂水。”

祁瞻又不傻,这会儿捂着嗓子,干呕了几下,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大胆的东西,你给朕喂的到底是什么?”

祁昊拿起桌上的帕子,动作温柔地给祁瞻擦拭着胸前的水渍。

“父皇放心,这药叫合欢散,方才父皇只吃了一粒合和丸,对父皇的龙体并没有什么害处。”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黝黑的玉瓶,当着祁瞻的面晃了几下。

“只是吃了这合和丸,每七天就要吃一次这瓶中的欢喜散,若是晚吃了一个时辰,就会浑身燥热,肌肤崩裂,五脏六腑宛如火烧,要活活痛上七天七夜,等到筋骨寸寸碎裂,才能痛苦而亡。”

“只要能按时服药,父皇不但不会难受,还会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可是儿臣特意为父皇寻来的海外秘药呢!”

祁瞻没等听完,就已经面无人色。

什么海外秘药,这东西听着名字就不是好东西!

“你、你疯了!你怎么敢喂朕吃这样的药!”

祁昊折好帕子,抬眼冷冷地看着祁瞻。

“这话还用问吗?父皇待母后和儿臣如何,难道心里不清楚吗?”

“不管儿臣多么孝顺,不管母后如何辛苦,不管舅舅为父皇如何拼死拼活打仗,在父皇的心里,我们都比不上李氏和太子!”

祁瞻睚眦欲裂,又是惊又是怒。

“你到底要做什么!?”

祁昊走到桌旁,拿起那一叠诏书。

“这些诏书,儿臣只当父皇没有写过,请父皇即刻下诏,立儿臣为太子,儿臣自然会将解药拿给父皇。”

“你要做太子!?”

这一刻,祁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瞬间忘了自己已经吃下毒药的事,厉声道:“太子名分早就定下,此事绝无可能!”

祁昊摸了摸手上的诏书,看着祁昊笑了。

“如果是太子暴毙呢?儿臣也是皇后嫡出,太子一死,儿臣被立为太子,也是理所当然。”

“你说什么?太子他……”

祁昊没有看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东宫的方向。

“舅舅一向骁勇善战,父皇是知道的,这会儿,只怕已经送太子上了黄泉路吧。”

祁瞻急火攻心,指着祁昊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张了张口,终于还是直挺挺地倒在了榻上。

祁昊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自顾自坐在桌旁喝起茶来。

若是祁瞻一命呜呼,那就更好了。

皇上和太子同时殡天,这皇宫内外,不就是他和孙皇后说了算了吗?

天下至高无上的那个位置,对他来说唾手可得!

梅娘在新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半夜才朦胧睡去。

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她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努力压低却依然掩不住惶急的说话声。

她努力睁开眼睛,看见窗外透出隐隐的红光,几个匆忙的身影从红光中奔过,夹杂着惊慌失措的叫喊声。

梅娘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连忙摸索着穿好衣裳,拉开了房门。

她走出门口,正好看到全姑姑扶着太后也走了出来。

太后只穿着月白色寝衣,外头披着一件披风,显然也是从睡梦中被叫醒的。

她看着宫院内奔跑的宫人们,问道:“出什么事了?”

几个宫女连忙奔上前,说道:“娘娘,那边像是走水了,桂公公已经让人去打听消息了,娘娘您要不要先避一避?”

太后皱起眉头,忽然问道:“之前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可回来了?”

宫女们面面相觑,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不安。

“回娘娘的话,都还没回来。”

太后听了这话,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她抬头看向天边那越来越明亮的红光,说道:“那边好像是东宫——”

话音未落,只听轰地一声巨响,宛如天崩地裂,几个小宫女全都吓得蹲在了地上。

太后却猛然站直了身体,眼神陡然凌厉起来。

“那是炮声!”

什么走水,分明是炮火!

宫里出事了!

全姑姑回过神来,不待太后开口,立刻大声喝道:“快去关闭宫门,所有的出入口全部关严了!”

之前出去打听消息的都是太监,慈宁宫本就宫女多,派出去十数个太监之后,余下的多是宫女和年小的内侍,听了全姑姑的话,一众人等全都慌了神,如没头苍蝇般四下奔去,有的小宫女已经吓得哭出了声。

太后看到走过来的梅娘,微微松开眉心。

“梅姑娘莫怕,许是宫里走了水,你去歇着吧,这里有哀家呢。”

见她这个时候还不忘安慰自己,梅娘心里一暖,上前扶住了太后。

“娘娘,民女不怕,就让民女陪着娘娘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