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6(1 / 2)

加入书签

得隔着什么。在外祖母家里,她总觉得自由许多,除了偶尔过来用早饭,平日外祖母都让娘和她多睡会儿,甚至她在外祖母床上房里都能歇息,要什么外祖母就吩咐人满足她。

等大人们吃完,寔哥儿的乳母说他吃了几口,被小舅舅带去藏书楼玩去了。

筠姐儿倒是很想的开:“让他去吧。”

锦娘笑道:“明日你们不必过来吃早饭,都好好地猫冬,寔哥儿那里等开春了,找个儿科大夫看看,到底是挑食,还是缺什么东西。”

“头都睡扁了。”筠姐儿摇头。

在娘家也不需要站规矩,想睡到何时就睡到何时,饭菜永远备着,要吃说一声就有人送来。

自由自在,但总有一丝忧虑,她对锦娘道:“可女儿这心里总是不那么踏实。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锦娘笑道:“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姑爷未出仕,这便是你心目中最大的隐忧。其实这也很正常,你们虽然成了婚,也有了儿女,但是并未挣脱父母的羽翼,不是在魏家的羽翼之下,就是在蒋家的羽翼之下,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和你爹都愿意照顾接纳你们,但是万一你爹有一日也……,那你们又何去何从?”

蒋家宁哥儿已经出仕,做官也十分勤勉,定哥儿眼看再过几年也是要进学去科考的,魏七郎如果不努力,会被同辈人甩的越来越远。

小时候,一般人家看你家世好,生的漂亮都会夸几句,但是长大了,你如果没有相应的实力,就会和别人拉开差距。

即便魏家家世好,魏七郎也能恩荫出仕,但下一代的寔哥儿依旧不成,也不过就是有点钱的乡绅罢了,可能还不如张九郎。

张九郎是家里唯一的嫡子,可是分了许多家产,到魏七郎这里还不够。

这一席话给筠姐儿上了警钟,她也说给魏七郎听,还道:“我娘素来不说什么大道理,她每日就是看看书,做做针线,打理家业,对我们都很宽容,难为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兴许朝堂又有什么变幻了。”

这魏七郎也是个聪明人,只不过家境优渥,一切唾手可得,如今他在岳家,学风家风完全不同。

花宴、酒宴是可以靠后的,孩子们读书第一,什么应酬都可以推。

就连他一直以为爱贪玩的定哥儿,其实人家玩也多半是去书楼看书,要么睡个懒觉,他在这种环境下,也不能够放肆自己。

今年这一年,宁哥儿在外过年,好在锦娘临走时,让白大娘去给他做厨娘,也稍稍放心了些。魏七郎和筠姐儿二人在岳家过年,除了前几日必要应酬,大家累了就休息,正月十五还一齐出去看花灯猜谜语,好不热闹。

等到次年开春,锦娘在东华门花五千贯四百贯盘下五间门脸的商铺,又通过牙人雇了两位绫锦院出来的匠人,四个小伙计,专门做绸绒铺的生意。

这门生意是她熟悉的,毕竟去年塌房掌柜就说大名府那边生意不太稳定了,她得自己找出路。好在手里现下接近五万贯,拿出五分之一做生意,不会动根本。

当然,她也会投资一些产业,比如那塌房掌柜办的船厂,锦娘也投入五千两。

但她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投资,也不会轻易和别人说,包括自己的儿女。

否则,儿女有太大指望,都不会想着进取了。

二月底,吕家姑娘已经由母亲兄弟护送上京,准备待嫁。原本是打算三月出嫁,但是因为宁哥儿四月才能述职,只能够五月准备亲事。

新房布置从三月开始,扎彩绸、刷新漆,连吕家日陪嫁的下人住哪里都安排好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i??????????n???????????????ō???则?为?山?寨?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