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眼睛总不会欺骗他们,那么多的车辆, 肯定完全成为了代步工具,便是柏油路面的行人都少见了许多。

倘若是碰上了那么些走在路上的人, 那他们也绝不是在赶路, 而是在闲庭信步地逛街,或是将行走当成了漫步。

村中农夫捶捶自己僵硬的肩,望向早已沟壑纵横的粗糙手掌, 他羡慕道:“要是俺们也能有这样方便的车就好了, 年年去镇上缴纳粮税, 都是拿担子挑着去。不但草鞋都要磨破好几双, 脚上的血泡叠着老茧, 连肩膀都要红肿个好几天,躺着休息好几日才能恢复得过来。”

最重要的还不是他们累着了,而是这样一来二去的浪费十多天, 又耽搁了农事。

“咱们连牛车驴车都买不着,还是莫要想这些了。”家中老人也拄着木拐叹息着。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ⅰ???????é?n?????????5?.???????则?为?山?寨?佔?点

穷人总在叹气,可若是他们不叹,又实在难以将心中的郁结给排解出去,那样只会憋得里里外外都难受。

“今年北边遭了雪灾,还不知道之后的税会不会上涨。”有经验的老人已经开始面露苦相。

听闻如此噩耗,他身旁的人连天幕都看不下去了,惊道:“今年还要加税啊,那还要不要让人活了!”

“赋税再涨,只怕是要卖儿鬻女了。”

这样大大小小的交谈从大盛朝的陇西飘到关中,再至江南,经久不息。

*

刚一落座,关飞渡就突然说:“我爸回来了。”

元宁睁圆了眼儿,好奇地问:“飞渡哥哥怎么知道的?”

从坐上车到现在,司机就跟门神似的默不作声。一句话都没同关飞渡说,后者也没有拿手机出来看消息。

“这辆车是我爸挺喜欢的一辆,它在,就说明我爸也在。”关飞渡就跟不熟悉他们家的元宁这样解释。

一听长辈归家,元宁就有些紧张。

他攥住关飞渡的手,心慌意乱地说:“来你们家我都没有备见面礼,现在还叨扰这么多天……”

关飞渡反手握住他的掌心,笑道:“本就是我邀请你来的,再让你准备礼物不是更不合适吗?而且我爸人也挺好相处的,你可别紧张。”

正如关飞渡所说的那样,关明在小孩子面前根本没什么架子。

站在客厅的男人将裁剪得体的高定西装穿得愈发笔挺,他眉间的竖褶微深,眼角还有些细细的鱼尾纹,周身的气场也不寻常,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深邃感。

虽说关家俩兄弟皆有属于上位者的气度,但是老二相比于老大就要显得轻浮一些。

关明给两个孩子都准备了见面礼。

元宁的似乎是个画板,但是那画板上有七十二种的颜料,还有一只能发光的笔。将笔凑在颜料盘上蘸取颜料时,那只笔就能显示出对应颜色的荧光。

纸张也是自带的,卡进画板后,就能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了。对五岁的小朋友而言,可能刚刚合适。

元宁也害羞地作揖道了谢。

关明许是同样不怎么和他这样年纪的小孩相处,只微微颔首示意。

扔给关飞渡的是一个可以自己拼接的小机器人,他现在年纪大了,早就不是什么遥控汽车、变形金刚能敷衍过去的小孩,得玩些可操作性强的玩具才能让他满意。

他收到后也点头说了句谢谢爸爸。

关飞渡是个长在不缺爱环境中的小孩,所以跟他爸爸相处起来十分自然随性。

元宁盯着脚下的波斯地毯,有些沉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