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 2)
二十岁上航大和十五岁上航大虽然都是航大,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好比“封狼居胥”,后有来者,可后来人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都可以当霍去病的父亲。所以世人更推崇冠军侯。
家属院众人算算团团考上大学的年龄,看他的眼神全变了,仿佛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领导注意到朱红伟等人的气质不像局里的人,随后想到好学生的同学朋友肯定也不差,便故意问:“他们都是你大学同学?”
团团:“不是。我邻居和高中同学。”
“也在读书?”好奇心盛的女同志问。
团团:“参加工作了。”
领导又故意问张怀民:“不是咱们局里的吧?”
张怀民朝几人招招手,等他们走近就指着杨一名说:“这个是市局法医。”指着朱红伟,“在师大教书。”指着李小光,“在地质局。”最后是陈大勇,“在国企。”看向团团,“他大学同学回老家了。”
首都的三伏天刚过去,中小学都还没有开学,放暑假回老家太正常,所以也没人故意问回老家干什么。
楼下没有阴凉地儿,苏笑笑热的受不了:“是不是先搬上去?”
领导大手一挥,所有人都来帮忙,一次就把东西全搬上去。
张家房屋宽敞,他们也没着急离开,看着往书房搬的东西一箱接一箱,邻居们好奇:“都是书啊?”
团团担心邻居们误以为他爱看书,以后没法出去玩。他听他妈说过,这里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等等,他还想一一体验,赶忙拆开一箱:“不是。我的玩具摆件。”拆开一个铜乌龟,比他巴掌小,有苏笑笑拳头那么大,他递给一个小孩,五六岁,估计是哪个领导的长孙。
小孩的爷爷正是先前说话的领导,见状不禁说:“包浆了?老物件啊。不能给他,你收着吧。”
团团笑着说:“潘家园买的,不一定是真的。要是真的说明跟他有缘。”塞小孩手里,注意到两个十来岁的男孩女孩,估计是他爸下属的儿女。看年龄和计划生育时间,估计来自两个家庭。团团又拆两个,一个喜鹊登梅,一个铜马,马给男孩,铜做的喜鹊登梅给女孩。
邻居们顿时不好意思,把孩子往外撵。
团团指着箱子:“没事的,还有好几个呢。”
张怀民的领导开口:“放你书架上。”对他大孙子说,“跟哥哥姐姐玩儿去。”
挤进来没有得到玩具的小孩左躲右闪就是不走。团团看看他们的年龄把书拆开:“看不看武侠小说?温梁古金,这里全都有。随便挑随便选,都是我上初中和高中时看的。”
说这话的要是别人,家长们肯定担心孩子学坏。团团没有学坏,说明小孩能不能成才跟看不看武侠小说关系不大。再一听说团团看过了,家长们就让孩子们道谢。
团团不拘小节席地而坐,把整箱小说拿出来,先送“金”再送“古”,一人一套。金和古加一块送了二十一套,大孩小孩都心满意足地出去了。
领导看到张怀民要收拾房间就叫众人出去。到门外还没下楼梯他就感叹:“团团这孩子真好。”
苏笑笑来的路上还寻思明儿买点什么,或者去村里弄些城里人不好买的土特产拜访邻居,现在看来什么也不用买,邻居还有可能送她土特产。
张怀民很是欣慰地揉揉团团的脑袋。
团团仰头问:“是不是觉着养儿千日用儿一时?”
“收拾你的东西吧。”张怀民给他一记爆栗,想起什么,“那三个铜摆件真不是古玩?”
团团:“算是吧。我买那几样的时候刚改革开放,还没人敢造假。建国后百废待兴,什么都要票,也没法造假。至少是民国时期的东西。至于是不是秦汉或者明清,真要看他们运气。”
杨一名想起先前同团团聊的那件事,等苏笑笑和张怀民去主卧拆箱,他小声说:“那个铜‘痰盂’我们找人问了。上面没有文字不值钱。但也比咱俩预估的多。因为没有文字没法研究,红伟的老同事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