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1 / 2)

加入书签

思考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他全都都说完之后,掌声竟然长达两分钟。

而“最佳代理”,则给了一家美国的独立创意公司,非传统的代理商,好像也在宣告4A的没落。

一个个的奖项过去,张斩开始紧张起来。

奇怪,她想:人真的是好奇怪。

几天下来她本来都不太在意什么奖项、什么名头了,一直都在享受“交流”,甚至认为让其他人评判作品这个事情有点奇怪。

“对某作品喜欢与否”这个东西是主观的。广告战略成功与否市场已经给出答案,那为什么仍然需要一群“大佬”来点评呢?很多时候参奖的都是一些个飞机稿,根本无法投放市场,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尤其是评审们基本全都来自西方,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创意,快节奏的评审过程让评审们也无暇了解,那自然就“喜欢”不了。每一年的获奖作品好像都在重复过去。

而且,不论比赛姿态多高,它的本质都挺俗气的,人们渴望名头、争取奖项,其实不是纯粹的东西。

可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她好像又在矛盾地渴望承认、渴望成就。

想被行业有思想的、触动过人的那些人接纳自己的才能。

可能人生在世上,就是想被看到的吧。不论是被大众,还是被所谓的“大咖”。

她又希望先别到影视类,又希望早点到影视类,矛盾极了。

每回公布下个奖项时她心里都“咯噔”一下。

可无论如何,时间总在流逝,岁月总在流转,不论张斩希望它早点到,或者不希望,它都按部就班地到来了。

终于,轮到公布“影视狮”了。

入围作品一百多件,分别来自49个国家。

张斩呼吸都急促起来,她极力地保持平静。

经过几天,张斩已经摸清楚了给奖的规律:金奖以及全场大奖不可以有任何“缺陷”,不可以有任何拉胯。

概念、故事、推进、开头、中间、结尾、画面、文字、音乐……哪怕只有一点遗憾,它也最多是个银奖。

张斩开始回顾自己民俗街的那支片子。

他们哪里敷衍了吗?

没有吧?应该没有吧。

他们一直那样认真。

可跟“飞机稿”相比起来,他们这种真真正正投放到了市场上的,总归不是那么特别。

以往好多获奖作品都是专门儿做来参赛的。

所以,他们能行吗?

先公布的是铜奖。

张斩又希望能有自己——铜奖已经非常好了,又希望没有自己——那还可以竞争银与金。

在这样的矛盾之中5个铜奖全部揭晓,并无东星。

“……”Amelie看看张斩,张斩则拍拍她手。

铜奖没有颁奖嘉宾,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铜奖的获奖名单。

某个团队上台之时尤其兴奋,甚至癫狂,他们甚至每个人都拿了一面小国旗在拼命地挥舞着。而台下的人也长时间地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时间甚至已经超过之前那个“终身成就奖”——要知道那个老人可一直是业内传奇。

“???”Amelie问,“不至于吧?咋了咋了?”

“……”Ronald跟身边人打听了下,又转回来,告诉他们,“这一次是他们这个非洲小国第一次入围戛纳。喏,他们现在还拿到奖项了。”

张斩说:“啊……”

这些年中国已经是常客了,可事实上,中国首次入围戛纳其实也就在20几年前,此前都是毫无关系的。又几年后第一次获得铜狮,又几年后第一次获得金狮,又几年后第一次拿全场大奖,又几年后第一次拿到钛狮。

是一步步的,有些节点张斩还有一些印象,当时也是行业震动。

从眼前的非洲小国,她似乎能看到遥远的20几年前。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奖项”似乎又有了意义。

而后公布的是银奖。

3个银奖,依然没有东星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