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5(2 / 2)

加入书签

“刚开始是打算用姓氏来当饭馆名字的,可我跟我家爱人的姓氏都比较普通,没什么特色。”

“也想着,万一我们这饭馆做大,名声也做响亮了,用这普通又容易跟别人撞上的姓氏来命名,哪天别人眼红,也跟着开了一家店名一模一样的饭馆,我们都没地方说理去,毕竟别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们也是姓这个姓氏,只是在用他们的姓氏当饭馆名字而已。”

“思来想去,我们夫妻就用我的名字来当饭馆的店名。”

“虽然我的名字也算是比较普通,很有可能会跟别人重名,但重名也就这么几个,姓氏却是一大片,被人钻空子的几率也比较大。”

“也因为我爱人属于比较内敛,不怎么擅长交际,我这个人比较会说,跟人熟悉以后,别人记住了我的名字,也就相当于记住了我们饭馆的名字,也算是间接地把我们饭馆的名声给打了出去,让大家知道,在京市还有这么一家名字叫玉兰饭馆的私营饭馆。”

宋青燕就看向夏桂芝,“看,大姐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用你的名字来给店铺命名,那是能规避不少麻烦,也有不少好处的。”

夏桂芝不再推拒,“好,就听你的,我们的店名就叫桂芝馒头包子店。”

沈玉兰:“既然你们的店名已经敲定了,那我们来写协议吧。”

宋青燕、夏桂芝过去写合作协议。

一式三份。

宋青燕、夏桂芝、沈玉兰各持一份。

协议的内容主要是,宋青燕、夏桂芝合伙开得馒头包子店会每天给沈玉兰的饭馆稳定提供馒头包子,然后也写了结算方式,每日一结,每天由桂芝馒头包子店负责送货上门。

夏桂芝小心收好这份协议,她问沈玉兰:“大姐,明天你们的饭馆需要多少的馒头包子?”

沈玉兰:“我这饭馆每天最少也要上百个馒头,你们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店面,只用房东那个小灶台来蒸馒头的话,得要蒸好几回。这一天两天的,也还好,天天都蒸这么大量的馒头,不说房东会有意见,左右邻居在私下也会议论纷纷。”

“你们夫妻才刚刚搬进去,先熟悉熟悉周边的环境,我这边呢,也会尽快给你们找到合适的店面。”

宋青燕跟沈玉兰也是同样的意思。

在店面没有找到之前,用不着这样急切地履行协议。

不过,她也能理解夏桂芝的这份急切。

好不容易在这京市找到落脚地方,赚钱的方式也找到了,为了能彻底扎根京市,在京市站稳脚跟,当然不能浪费一分一秒时间。

她也知道,夏桂芝是闲不住的人,绝对做不到慢慢坐等着沈玉兰找到店面的消息。

宋青燕就问夏桂芝:“你们夫妻应该能在今天把行李给整理好吧。”

夏桂芝:“肯定能的,就算不能,先收拾出平时要用的东西,以后再慢慢规整。”

也知道宋青燕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