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 2)
“……你狭隘!”
“你迂腐!”
“你狭隘!”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i??????????n???????Ⅱ????﹒???????则?为????寨?站?点
……
眼看着朝堂中的辩论逐渐走向人身攻击,赵芫无奈地扶额,制止他们继续下去:“诸位相公,先暂停一下。”
吵架的众臣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看向赵官家。
“诸位,就没有既有道义又得实利的办法吗?”赵芫温和地说道。
李纲拱手:“官家,若西夏主动求援,以利相邀大宋出兵,自然不必落下口实。”
问题是西夏没有进行求援,而且金人侵夏亦有正当理由,虽然理由一听就很扯蛋,但好歹也是可以扯的。说到底两国现在是姻亲关系,其中一方不出声,外人怎好插手。
“西夏受我朝册封,可否依据此理出兵?”赵芫问道。
李纲:“可以,但依此理出兵,我国朝难得实利。”
大哥帮小弟出头,天经地义。但如果小弟不识相,事后不懂献上孝敬,大哥和白出力有什么分别。
大宋的国力亦是万万百姓供养出来的,岂能平白为他人消耗?
一时间众人皆陷入了为难当中,好处肯定得要的,兵也得出的,怎样两全其美呢?
人群里站在户部末尾不起眼位置的张俊眼见会议陷入僵局,终于忍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思,出列拱手道:“官家,依臣所见,金人的胃口在于整个西夏。如今我国朝尚在议论是否出兵,金人说不定已经打入兴庆府,活捉西夏国主。”
御史中丞徐斯朗斜眼看向张俊,“西夏御守之道从于中原,不至于短时间被金人攻破吧。”
“御史中丞的推测有道理,但没有必要。”张俊微微一笑,“臣认为,只需我大宋觉得兴庆府被金人攻破了,就可以出兵相援。这难道不是道义吗?”
“这……”徐斯朗愣了下,再问,“那河套之地又该如何?”
闻言,张俊更加胸有成竹:“这有何难,将金人赶出河套走廊后,我大宋直接驻兵在河套,保护西夏不再受金人侵扰。道义之上还有道义,很合理。”
众人:“……”可以是可以,但是好像有点无耻。
张俊:我还有更无耻的没提出来呢。
“事急从权,先按照张相公的方法来。”赵芫拍板。要道义有道义,要实际利益有实际利益,还犹豫什么呢?犹豫容易败北,说不定西夏真的会一不小心被金国吃干抹净,到时候那边内乱四起,自立的自立,降金的降金,再出兵难以得到本地人的支持。
“先礼后兵,先派个使者过去讲和,金军如果坚持不退,咱们就发兵!”兵部尚书沉声道。
“臣愿使夏。”韩离素拱手道。
赵芫颔首,认为韩离素是很好的人选,“朕派杨沂中陪同你前往。”
底下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张俊眼巴巴地望着,见赵芫没有继续加派人手的意思,连忙拱手请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