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章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可行性妄想(1 / 2)

加入书签

第145章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可行性妄想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早在特事局成立之初,内部就一直在进行一项特别的思考,也即,如何将孟未竟的能力,实实在在,转化为更先进的科学进步和生产力?

异世界的矿产丶人力丶文化丶市场,当然是极重要丶极其直接的一项。

但这些,虽然能带来极大的利益和价值,却始终只能在当前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前提下提供帮助。

特事局的野心更大,传送门作为一种完全超出常识和物理之外的存在,是否能够,带来全新的科学理论革命,带领人类,走向第四次丶第五次丶甚至更高层次的工业革命?

毕竟超能力,只是不可预料的,归属于孟未竟个人的存在。

而真正转化为物质物理世界的理论和技术,才能真正进入工业化的渠道,辐射整个世界。

这也是,特事局一直与科学院保持良好的信息交互,并且不时就有各种奇思妙想的理论构思,传递到孟未竟这边来的原因。

在孟未竟回来休息的这两天,王轻就曾邀请孟未竟,前往可控核聚变小组,尝试以升级后的能力,再次替代第一壁材料。

但孟未竟进行短暂尝试之后,发现即便升级过一次的能力,距离微观操控的程度,仍然还是相差极远。

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孟未竟,很能够理解王轻的想法。

但是「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王博士,我读书是没你多,但也知道,这是一颗星球啊!

「整个月球的周长—」

丁教授适时补充:「10902千米左右,我刚刚计算过。」

「一万公里!我记得,好像欧洲有一个粒子对撞机的吧?它的大小是—」」

「周长27公里。造价等同数百亿人民币。」丁教授再次补充道。

孟未竟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我数学一般,27公里都要数百亿人民币,那一万公里,

要多少?」

「十万亿人民币规模。」丁教授再次冰冷地吐出数据,「这还只是最基础的物料成本。

「不包括,超大环形轨道上磁场精度的控制丶以及实现高能量下粒子稳定聚焦传输等等的技术难题。

「再加上施工难度丶地形规划处理丶能量供应「我初步估计,成本可能要接近百万亿级别。」

百万亿!

「去年全国的GDP,才多少?」

王轻道:「134.91万亿。」

孟未竟一愣,额,好多啊!

这样一算,好像并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

丁教授:「.拿GDP和直接成本作比较,理察·斯通都要从棺材里面跳出来了。」

「咳咳。」

蒋新林操纵那辆电动平板车,已经安置好了信号仪器,正好回来。

「丁教授,反而是,你们竟然在认真探讨,环月球粒子对撞机的可行性,才更匪夷所思吧!」

匪夷所思已经是蒋新林收着说了,他心底更准确的词是荒腔走板。

这麽一说,王轻丶孟未竟也都醒悟过来,确实有点太搞笑,太妄想了。

却没想到,刚才一直都像在嘲讽的丁教授,反而沉默一下,冷不丁道:「其实,也并非没有一丁点可行性。」

「什麽?」

众人齐齐一愣。

「你们知道,长城有多长吗?」

「万里长城————.是一万里?」」

「明代长城八千多公里,秦汉长城超过一万公里,合算在一起,超过两万多公里。」

两万多公里!

月球周长一万多公里,也即是说,将整条长城摘下来,可以给月球,编织成一条围绕两圈的围脖?!

「所以环月球粒子对撞机,不过是建造一条,现代版的长城而已。」

孟未竟:「.」

这是个多麽狂妄的比喻?

教授年纪比他大,想像力和胆量,却比他放飞得多!

蒋新林道:「可是,长城,是历经很多代人,才一点点建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