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1(1 / 2)

加入书签

远去,她就已经提起了心。

嬷嬷安慰道:“待永福姑娘立了功,对她的非议声也小些。”

太皇太后神情有些复杂,少顷低声道:“珩儿,是个好孩子。”

撇去私怨观当今天子,一桩桩一件件,很难说其他皇子继位会比奉宁帝做的更好了。

不管上面如何争斗,奉宁帝始终控制着范围,没有波及百姓。只这一点,便担得起一个“仁”字了。

而对敌人狠辣绝情,于帝王而言,不是坏处,反是优点。

太康宫清幽,天上云层舒卷,太皇太后双手合十,对着上天闭目祷告,“求菩萨保佑永福此番顺利,阿弥陀佛。”

殿外洒所的小宫人惊讶望来,被嬷嬷瞪回去,小宫人慌乱低下头。

她年纪还小,不明白陛下派人除僧人,永福姑娘此番也是为此,太皇太后怎么还求菩萨保佑。

但很快她就没空想了,太皇太后没胃口,殿内的点心没怎么动,于是赏给下面人了。小宫人分到一块红枣糕,一块绿豆糕,吃着香甜细腻的点心,再没空想别的。

殿外日头偏移,酉正左右,谯城某医馆行来一群人,四五个壮汉后面跟着祖孙三代。

领头的刀疤脸凶神恶煞,老媪抱着孙儿怯懦的看了一眼医馆内的陶大夫,小声道:“就是他。”

医馆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大汉对着医馆一通乱砸,刀疤脸带人袭向陶大夫,两拳下去,陶大夫就眼冒金星,不知外事,最后被刀疤脸一脚踹出医馆外。

祖孙三代快吓傻了,儿子刚要求情,被刀疤脸一瞪,骇的闭了嘴。

陶大夫的儿子目眦欲裂,抬手反击,却被一闷棍砸在后颈,若非偏了两寸,恐怕当场昏死,也被人踹出医馆外。

陶大夫的孙女和孙子被人叫回来,看清场景,顿时红了眼眶:“阿父,翁翁!”

刀疤脸看着少女桃花般的面容,色心顿时,他停了手对周围人道:“这个老庸医治不好孩子的病,孩子阿婆求到庙里,咱们悬山寺的圣僧好心赐他符水,孩子将将转好,老庸医却说符水无用,非得用他医馆的贵药。”

“也亏得我这本家兄弟说漏嘴,我才晓得此事,来替他们讨公道。否则不知这庸医还要害多少人。”

刀疤脸说的振振有词,陶家人一股热气冲脑门,对刀疤脸怒目而视,陶姑娘高声反驳,却没什么用,反被刀疤脸一脚踹倒。

“小贱人,还敢狡辩!”

刀疤脸又道:“你这庸医,一家子害人东西,走,见圣僧去。”他们不知从哪儿得了麻绳,把陶大夫一家五花大绑,堵了嘴,如同驱赶犯人一般向城外寺庙去。

这一列变故,不过短短一刻钟,终于有邻居回过神来,想要阻止,却被刀疤脸恫吓:“怎么,你也跟这庸医是一伙儿的。”

说话的邻居顿时弱了声气,眼睁睁看着陶大夫一家被带走。

刀疤脸喝退其他人,故意靠近陶姑娘,一只手朝陶姑娘的臀部摸去,即将摸上时,刀疤脸骤然惨叫,而在他的左手,一支利箭洞穿了他的掌心。

“谁,谁害我!!”刀疤脸怒不可遏,却被一片银辉闪了眼睛,眼睛终于聚焦后,对上一双冰冷的眼睛。

孟跃厉声道:“拿下。”

六七个轻骑一跃而出,眨眼间将刀疤脸捆了,孟跃翻身下马,扯了陶大夫口中的布,砍掉他身上绳索。

两人来不及叙旧,听见百姓嚷嚷,隔壁街有人砸医馆,孟跃立刻点了十个人过去。又拨了二三十人巡视城中,但有祸事,立刻捉拿贼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