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的话筒。他脚步顿了顿,还是回应了这位异国的小姑娘。

“2岁。他的家人都在此次事故中丧生了,因为炸弹就在他脚下炸开。”

他的父母为了保护他,下意识将他护在怀里,两个人的身体都炸成了数不清的碎片。

但是很无奈,死神离他们太近,希望离他们太远。

……

第二天下午的飞机果然取消了,伦敦的所有机场依旧在警戒,直到第三天下午,警方在泰晤士大桥上击毙了两位嫌疑人,城市的秩序才逐渐恢复。

老纪不着急回去,把机票改签到了第四天的傍晚。沈念在警戒解除后,第一瞬间就改签了晚上的机票,在去希思罗机场的路上,把最后一条马拉松爆炸事件的通讯发出去,完成收尾。

合上电脑后,她依靠在出租车后座上打了个哈欠,疲惫地揉了揉眼睛。

目睹了这么残忍的事故,老纪让她八小时内不准睡觉,于是第一天她睁了一晚上眼睛,等到天亮后实在是困得不得了,才往床上一躺,不管闭上眼睛是否就是那些血腥画面,睡得天昏地暗。

这是个好法子,她心想,以后再遇到这种令人头皮发麻的场面,至少可以自己调理一下。

不一会儿便到了机场,伦敦时间晚上九点半,国内正值凌晨。

沈念本来想和赵涟清说一声自己的航班信息,但一想他大概还在睡觉,便作罢。反正申城机场24小时都能打到出租车,到时候直接回家给他一个惊喜也好。

一想到家里有人等着自己,小姑娘重新振奋起精神,十几个小时的漫长飞行似乎也可以忍受了。

晚上六点多,飞机抵达申城机场。

夜幕悄然降临,城市天际线笼罩上一层夹杂着余晖的橙色,将高耸的写字楼描了层薄薄的边。更上方的云朵已经灰得发沉,抵挡不住夜色的大肆入侵。

沈念拖着行李箱,坐上了回去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从车内后视镜里打量了她一眼,试探地问:“你是华星社的记者吗?”

少女惊讶地点点头。

“那个伦敦马拉松爆炸案是不是你报道的?我看到那个视频了。”司机大哥摇摇头:“真厉害啊小姑娘,一个人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我看着都害怕。”

沈念笑了笑:“其实我也害怕,不过这就是我的工作嘛。”

车子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高档小区门口停下。门旁的警卫站着岗,看到她后,礼貌地冲她点点头。

这是个靠近CBD的高档小区,前年他们从西家汇的出租屋搬到了这里,租金立刻多了个零。但这套房子依旧是租的,赵涟清在江边买了个200多平的大平层,目前还未交房,暂且在这里住着。

回到家中后,客厅一片漆黑,安静极了,很明显没有人。

赵涟清肯定还在加班。

沈念叹了口气,将行李拖进玄关,暂时没管,先去洗了个澡,换上睡衣,躺在床上稍作休息。

结果一躺下,一股莫名其妙的困意立刻袭来,她的眼皮子打了会儿架,还没坚持几秒,便昏睡了过去。

……

这一觉睡得酣畅淋漓,没有做什么梦,纯粹的深度休息。

她太疲惫,出差去异国他乡本就舟车劳顿,又遇到了突发事件,更是身心俱疲。如今回到家里,精神一松懈,外加倒时差,绷紧的弦立刻就断了。

醒来后,外面天光大亮。细微的日光透过厚厚的窗帘缝隙洒进来,驱散了一小团黑暗。

她起身,想拿起手机看一下时间,却没曾想腰间顿时多了一道禁锢将她往后一扯,整个人顿时跌入一个滚烫的怀抱。

床上有人!

沈念一个激灵醒过来,翻过身,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