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1 / 2)

加入书签

注意过结婚证上祁钊的身份证号,的确是9月14号没有错。

“祁钊从来不过那个生日的。”

刘海俐说:“他是狮子座,不是处女。”

岑康宁:“哦,了解。”

那这还真就不能怪他了。

毕竟他从没听说过这个讲究。

刘海俐:“上点心,以后要更了解他,你们俩的婚姻才能顺心如意。”

岑康宁想了想,自己的确正在了解中,便没有反驳这句话。

当然,当着刘海俐的面。

无论刘阿姨说什么,他都是不会反驳的。

毕竟是合同规定嘛。

否则的话祁钊也不会找上自己签合同了。

想想那五千块的精神损失费,岑康宁认为自己可以接受一切指点。

但岑康宁没想到的是。

有关于祁钊生日的探讨只是今天的开胃菜。

大餐还在后面。

刘海俐先是不容置喙地安排他进了厨房,紧随其后,便递给他一个盆子,一袋面粉,说:

“你们这个厨房怎么连面粉都没有?平时都是怎么吃饭的?天天在外面买?那多不健康。”

岑康宁:“额……”

祁钊不吃面食。

他倒是吃,可吃的大部分是泡面,偶尔吃腻了下一把挂面。

都是现成的,根本不需要用到面粉。

但岑康宁肯定不能这么直说,因为显然,刘海俐期待的并非是这个答案。

于是他微微一笑:“阿姨说的对,我这就下单面粉,以后自己擀面吃。”

果然,他说完这番话后。

刘海俐绷了十多分钟的表情终于有些许松弛。

她满意道:“这才对,我们中国人怎么能不吃面食呢?你好好学学,就从今天的长寿面开始。今天是祁钊三十岁生日,要吃长寿面,红鸡蛋的。”

岑康宁点了点头,然后撸起袖口。

一开始,他看着眼前的大盆跟面粉,心想,好像也没多难。

虽然他没有真的上手揉过面。

但俗话说得好,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在黄家的时候,虽然因为家里人多的缘故,大部分时候都是直接在楼下的小铺子里买现成面条或者饺子皮。

但娟姨偶尔兴致来了,也活面揉面。

岑康宁还记得娟姨和面时的动作,这个活看上去并没有特别大的技术壁垒。

再加上岑康宁自诩自己的力气也算是大。

便自觉揉面擀面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很快,当岑康宁真正上手,他才意识到这活儿的不容易。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加多少面,多少水呢?

一开始岑康宁挖了一碗面粉,配三碗清水,没一会儿发现,显然,水多了。

水多了以后面粉根本无法凝聚。

他造了一盆子面汤出来。

没办法,岑康宁便又往里头加面粉。

寻思着可能一比一的配比是正确的,于是又加了两碗面粉。

这回看起来差不多了,但岑康宁一上手就发现,好家伙,稠了!面粉硬邦邦的,根本揉不开。

再加点水吧。

岑康宁想。

于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加了一碗面。

如此折腾了约莫十多分钟,岑康宁看着几乎空空如也的面粉袋子,又看了一眼已经完全变成巨无霸黏黏糊糊占据了一整个不锈钢盆的面团,那一瞬间,忽然就有点崩溃。

他寻思。

这就是了解祁钊的代价吗?

了解一个人的代价也未免太高了吧!

早知道了解祁钊要干这活儿,他不如永远别了解了。

原来娟姨平时在厨房忙活的都是这种高难度技术活。他从前真的是对娟姨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