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1 / 2)
至于故事里所涉及的一堆偏门知识,譬如用头发打开锁之类的,统统推到“艾略特”的身世遭遇上去。
就在艾琳娜写完回信之后,爱德华注意到她书桌上那堆和“种族”相关的参考书籍,不由得眼睛一亮,“你这几本书从哪来的?津剑俱乐部……艾尔,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是津剑俱乐部的成员?”
“克莱尔夫人送的,”艾琳娜百忙之中回答道,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把“读书笔记”收起来了。
第168章 异域之旅
因为《柯南探案》的影响, 让原本可能成为新焦点的“吸血怪物”沉寂下去,新的“连环杀手”红极一时,不管是因为其中看似有道理的设定, 还是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反正,“连环杀手”这个概念实打实地在各大报纸上引用出来, 并衍生出一堆对社会治安的反思和担忧。
“连环杀手的故事出现揭示了我们城市阴暗的一面,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罪犯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社会失序的警示,”《每日新闻》慎重地警告着, “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治安体制,确保每一个市民的安全。”
《晨报》更是呼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我们的街道上流浪汉的失踪事件频发, 这绝不是偶然。我们需要专门的力量、更严格的法律, 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令人恐惧的犯罪现象。”
《时代报》的一篇社论这样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危险的时代,每一个市民都必须为自己的安全负责。政府正在努力, 但我们每个人也必须提高警觉,保护自己和家人。”
总而言之, 光看这些报纸,卢恩顿好像真的出现了一个连环杀手一样。
但艾琳娜怀疑,或许是政府部门想要推行《大都会警察法》,才会暗示那些报纸, 推动民众对治安的担忧,一篇耸人听闻的故事,总比真的出现连环杀手要好得多吧。
不管如何,艾略特这个笔名确实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火起来了,凡是提到“连环杀手”的报纸和新闻, 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艾略特”的名字,有文章猜测他是一位真正的连环杀手,写小说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杀人手法,但很快被盯着报纸的伯克利公爵找人澄清了。
于是,报纸扭转风向,认为他是一位侦探,基于与犯罪者纠缠不清的经历,才会拥有如此丰富的犯罪经验。
? 如?您?访?问?的?罓???????布?業?不?是?ì????????e?n?????????5?.???ò???则?为?屾????佔?点
甚至,还有官员公开在报纸上发言,想要聘请这位“犯罪专家”作为可能会成立的、警察局的职务,还给出了一笔足以让普通人心动的薪资,如果艾琳娜真是一个犯罪专家,她肯定会心动的。
可惜她并不是,她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半吊子,尽管超出时代的知识让她有了一些小优势,但她毕竟不是研究这一行的,尤其是警察这个职业,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只能说,还好艾琳娜没有沿用“艾伦”这个笔名,万一跟口口小说和恐怖小说扯上关系,她怕自己的其他笔名都保不住。即便艾伦是个随大流的名字,在如此高密度的曝光之下,肯定会有人加以联想。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连环杀手,”看了几天报纸的爱德华失望地将它折叠起来,“只是失踪而已,找不到尸体,完全可能在雪夜里死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或者干脆被雪埋了起来,等雪化了之后,就会在雪地上发现一些可怜的人,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太过恐慌。”
由于报纸上的捕风捉影,珍妮已经连续好几天都在担惊受怕,还拜托爱德华给她带一份引发此类恐慌的《柯南探案》,爱德华本来并不想让妹妹接触这些血腥的读物,但看她的情绪如此紧绷,还是答应给她带一份回来,不过要偷偷摸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