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也能讲得头头是道。”

众所周知,演员的职业门槛颇高,特别是这类要求动作、表情和歌唱并重的戏剧演员。平日里,普通观众只能在台下仰望这些专业演员的风采。然而,现在,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

所有的证词都已经被精心准备在纸袋里,观众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恰当的时机,将纸袋中的话语流畅地表达出来。无需担心唱歌跳舞的才艺,也不必购买昂贵的戏服,门槛之低,只需勇敢地站起来,便能化身为一回业余的戏剧演员,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下,与专业演员们共同演绎一出引人入胜的戏剧。

不管是沉默寡言、抑或活泼开朗的观众,在此刻都有些心动了。

当然,这并不包括埃文斯,他可是同行的经理,看大家跃跃欲试,他内心如刀割一样,已经感觉到这种互动形式肯定会成为音乐厅的另一大潮流。

即便抛开这种创新的互动形式不谈,剧本本身也打磨得极为精致,每个情节都环环相扣,那些不经意间提及的话语,在后续剧情中竟成为了关键证据。埃文斯判断,这样的剧本绝非寻常之作,定是出自业内大家之手。

演员的唱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方才,埃文斯对面的男士一展歌喉,那洪亮的声音几乎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要知道,在音乐厅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扩音装置的辅助,想要声音洪亮、穿透力强,全靠演员自身的功底和观众们的安静如鸡。

“该死的,这欢乐之家怎么那么多新花样?”被迫卷起来的埃文斯内心在哭泣,“之前的音乐节目不是很受欢迎吗?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现在好了,大家都不开心了,你满意了吧?”

回想之前的水下表演,埃文斯还能挖掘几个擅长潜水的演员,短暂地为自家音乐厅带来不少收入。然而,面对《灰姑娘》和现在的谜题晚宴,他确实感到束手无策。

《灰姑娘》的核心他大概知道,美满的爱情故事加上非常具有视觉效果的变装魔术,前者并不难,后者嘛,可以搞个差一点的,谜题晚宴也是,剧本可以照着改改,演员也可以挖,可是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观众。

埃文斯音乐厅的票价不高,观众大多是一些工人、船员……就算他知道人家是怎么成功的,他的观众们也不会买账。欢乐之家不一样,它的票价提上去之后,已经排除掉了那些举止粗鲁的人士,他现在环顾一圈,便发现起码有三分之一的观众是女士。

这种概率无疑是相当惊人的,埃文斯听说,甚至在一些《灰姑娘》的下午专场,女士们的占比几乎达到了一半的程度,毕竟下午有太阳,比晚上安全很多,女士们也更倾向于在下午去外面活动。

观众群体都不一样,他拿什么来学?如果真的将欢乐之家的模式搬到自己的音乐厅,恐怕侦探一问话,观众们会一片沉默,无人应答。

然而,若他试图抬高票价以吸引更高端的观众,恐怕又会失去现有的观众基础,导致收入锐减。

想到这里,埃文斯无奈地叹了口气,带着沮丧的心情离开了欢乐之家。

第二天,各大报纸编辑部便收到了关于谜题晚宴的投稿。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令人兴奋的晚宴,一场不可思议的体验!”《斯特兰德报》的乔纳森编辑看到这稿子,立马想起了曾经去采访过的《灰姑娘》,他一直关注着这部谜题晚宴戏剧,但由于接手了另一个采访任务,没能第一时间去体验这个戏剧,看到这份投稿,还有些新奇,转头问道,“这部戏剧你们昨天去看了吗?怎么样?”

“确实非常有趣!”同事回答道,“尤其是那个证人环节,让我印象深刻。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观众积极主动地充当证人,为剧情增添了不少看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