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5(1 / 2)

加入书签

之旅的管理者难道没有异议吗?你的演员可都跑了啊!

而且,他们不是很坚定地扮演鬼魂吗?怎么挖都挖不动吗?怎么?现在打包来演灰姑娘了?“这个《灰姑娘》,应该不是什么关于鬼魂的戏剧吧?”埃文斯迟疑地问。

“当然不是,”演员急着要走,“据说是个童话故事,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

还没等埃文斯再问一句,她拔腿就跑,立马坐上了街道边的一辆马车。

几位同行面面相觑。

“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就在这时,一位陌生的面孔询问道,“这里是欢乐之家音乐厅吗?”

“这里是后门,”埃文斯叹了口气,回答道,“正门得往前走,然后叉过去那条街,你是来买票的吗?现在来可就太迟了。”

“事实上,”这位陌生面孔腼腆一笑,“我是一名记者来着。”

几位同行瞪大眼睛,再次面面相觑。

第二天一早,《斯特兰德报》编辑部,乔纳森正在奋笔疾书,他的同事见此情形不禁诧异道,“真是难得,看来你对这场音乐会的热情比我预期的要高啊,不过……真的有那么多的细节和感悟值得你如此投入地撰写吗?我何时见过你成为了一位音乐品鉴大师?。”

一般这种音乐会、戏剧的评论,通常都是月刊的杂志向专门的评论家募集稿件。他们作为报纸编辑,所做的只是记录和报道,品鉴这种事情,与他们委实毫不相关。

乔纳森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回答道,“没有,我写的不是这次音乐会的稿件。”

“那还能是什么?”同事越发诧异,“你昨天不就是去了音乐会的现场吗?”

乔纳森笑了一下,掏出一张折叠好的传单,展示给同事看,“在音乐会结束之后,还有一场戏剧表演,那绝对是我见过的最新奇、最有趣的表演了,昨天晚上我一直在为此采访表演者和观众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同事露出狐疑的神色,接过乔纳森递来的传单,念道:“'庄严呈现:魔法与梦幻交织的奇迹,本剧诚邀您莅临,亲眼见证那动人心弦的传说——《灰姑娘》!请勿错过这场空前绝后的精彩演出。'”他眉头一挑,调侃道:“这宣传语未免也太浮夸了吧?不过话说回来,好像很多戏剧都喜欢用这种夸张手法来吸引观众。”

乔纳森立刻露出“你在说什么鬼话?”的表情,“你说什么呢?这可不夸张!这传单上的描述完全就是昨晚戏剧的真实写照,原汁原味,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大其词。”

同事:地铁,老人,手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