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2 / 2)

加入书签

不过,约翰看起来对它非常满意,尽管艾琳娜又在3镑的价钱上翻了一点,最终定价5镑卖给他,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先订购了30份,准备送给自己的同行和好友们,加上伊丽莎白那边东拼西凑的订单,典藏版的50份艾琳娜还没摸一下就已经一售而空。

好在,她及时给自己和珍妮特留了两份,而丽兹那边,是约翰送的。

至于另外100个普通版,约翰在好几家法学院门口的书店为她找了个显眼的位子,简单地将“陪审团游戏”往橱窗里一塞,就给它们找到了新归宿。

为了支持艾琳娜的事业,约翰特地挑选了一个典藏版的“陪审团游戏”,将其寄给了他在法学院上过课的教授,如果教授先生能在课堂上为这款游戏美言几句,那么,那些学生们一定会去买来看看的。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新奇的“陪审团游戏”,加上曾经的师生情谊,教授试玩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它推荐给自己的学生们,并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尝试玩了一下第一个案例。

虽然游戏里没有那么多积分表,不过这算起来并不复杂,所以,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扮演起了各种角色,除了陪审员们,证人、嫌疑人等角色都有踊学生积极争抢。

第一个案子设计得相对简单,证人们纷纷朗读自己的台词,“是的,当天晚上十二点,我亲耳听到他大喊了一声‘我要杀了你!’随后便传来一声摔倒的声音,嫌犯慌张地逃下了楼梯。”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紧接着,扮演治安员的同学也接过话茬,他点头示意,展示着手中的证据说:“当时接到报案后,我发现死者胸口插着一把匕首,经勘查,死亡时间正是午夜时分。”

而“嫌犯”则无辜地辩解道:“当时我在看电影,根本没在现场,不可能是我杀的。”

然而,由于他的台词中并未提及电影的具体内容和演员名字,在面对其他人的盘问时,他显得一头雾水,无法自圆其说。治安官也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进出过电影院。

另一位证人坚定地说:“我住在嫌犯对面,当晚十二点,我亲眼看见他将刀刺入死者的胸口。”

这场审判看似简单明了,毫无悬念。

虽然有一瞬间,他们中的某些人疑惑为何对面的证人能如此精确地知晓遇害的时间,但经过一阵短暂的讨论——尽管按照规则他们本不应交谈,这种行为理应被扣分,然而鉴于他们初次尝试这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