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 2)
说明?了榜样的?重要性呀。对了苏焱,我?听讲大队有个知青搞了个打谷机出来。”
现如今农民们收割好稻子后,都是挑回集体禾场摊开凉晒,中?午再翻晒翻晒。等到了下午妇人们就用?可翻转的?竹把锤不断地?拍打晒干的?稻谷,通过这种方法脱谷。除了水稻外,油菜黄豆也都这样弄。
都是人工活,苦力活,打一天连场下来,胳膊扯着后背酸痛到不行?。
严森本来想搞收割机的?,正巧去年大队长给他分配了打连场的?任务,累了一个星期,他彻底扛不住了。干活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怎么可以省人力,没想着他用?现有材料折腾出个打谷机出来。听严森讲,他这个打谷机是按着老家扮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不用?油不用?电,用?脚踏的?形式驱动两边的?齿轮盘,嗯,跟踩缝纫机一样简单。
东西一弄出来,苏焱就让大队长安排人现场试验。嗨,这玩意还真轻省,两个大人脱谷,再安排几个孩子抱禾把,平均一天能收3亩多地的稻谷。
这玩意一出,大家对知青的态度就都变了,都夸知青没讲空话虚话,是真下乡干大事的?。
至此,知青们在村里的生活好过多了。
“是个叫严森的知青弄出来的?。”
“苏焱,那你们这个打谷机会对外销售么?”
“设计图我?们已经交给农业厅了,也强烈希望能在岛上生产,估计过几日就会有回复。”
邹小晴一听乐道?:“那可太好了。那我?写信给我?们大队,让他们尽快跟上头申请。”
计划经济,从材料到成品全部?由国家纳入规划,统筹分配。虽说如此,但消息传播也是有一定滞后性的?。早知道?早申请竞争也小。
......
5月,大陈岛农用?机厂第一批打谷机销往全国各地?。到了9/10月份,各地?好评纷沓而至。也是这年9月,严森成了工农兵大学首届学生,即将?前往北大学习。
拿着革委会文教局下发的?新生入学通知书,严森激动地?哭了,其他知青则是羡慕地?哭了。
一年半的?知青生涯将?好些人的?理想都给熬没了。岛上各大队待知青再宽容温和,生产队的?任务却?是摆脱不掉的?。苏焱能护着他们安全,总不可能连农活也能安排好。
严森抓住了机会,运气又好,正好赶上了第一批工农兵大学招生。
在漫天红绸,锣鼓震天的?欢庆中?,严森乘着轮渡出了海岛。
......
海上一浪接一浪,迎来一批又一批的?知青。镇政府及各大队已经能熟门?熟路地?安排知青们的?生活和工作任务。
回回用?到打谷机,严森都会被人翻出来夸赞。他成了所有知青都想要效仿的?对象。只可惜截止到现在,也就三个人成功了。
曹一豪的?脊背几乎要被稻谷压趴下来,繁重的?劳作让他几乎忘了时间?年月。不过一个恍惚,他到岛上已经六个年头了。
这一年,周宣成了旅长。而冉彤彤的?爸爸冉志刚则调离了大陈岛。周宣成了营区最高长官,每日工作更?加繁忙。
这一年,已是1975年,周依伊长成了十分出色的?大姑娘。因着知晓未来,苏焱并未让她走工农兵大学的?路子,邹小晴推荐她去文工团,也被依伊自己拒绝了。如今的?她是营区的?高中?老师,白天工作,晚上给亲妈讲解《数理化指导丛书》。
苏焱总爱想一出是一出,周宣与周依伊也习惯陪她折腾。
而在岛上如周依伊一般大的?孩子,要么上山下乡,要么被父母安排进了部?队各个部?门?。周依伊当个高中?老师,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极为不合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