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人平时要走小半个时辰,但现在一盏茶就到了。

等进了林宅,就见林家众人,除了林家独子林志远回京当差,他的娘子、妾室都立在门口,殷切地看着马车。

“娘!我好想你啊!看!我给你带的绢花!”

“娘!你想不想我!”

“姨娘……”

几人见了娘,好一通亲香,少夫人和姨娘瞧见孩子神采飞扬就知道他们开心,自然不好说什么,一个劲儿的说她费心了。

赵云惜看着两人并肩立在一起,关系瞧着还不错的样子,心中好奇,却没说什么。

因为林修然拿着戒尺黑着脸出来了。

大家一哄而散,连忙回到座位上。

看着几人的样子,林修然眸中闪过一丝笑意,却还是板着脸开始教书。

他严厉不好说话,众人都不敢造次,只认真听课。

林修然当了多年官,还能全身而退,回原籍教孩子读书,自然有两把刷子,讲起课来,幽默风趣,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就没有他不会不知的。

赵云惜很是佩服。

她很庆幸自己在赚了钱想要飘起来时,遇见了夫子,见识了许多。

古代的深门大户传承极多,后背盘根错节,手段深沉,就连县太爷对林修然也是毕恭毕敬。

赵云惜先前还轻飘飘地说让张文明纳妾、娶平妻,也是用现代思维来看的,觉得互不干涉、各过各的日子就好。

可林志远一妻一妾立在一处,当有人真切的站在你面前,看着感觉就不一样。

现在孩子年纪小,林修然也活着,不到争家产的时候,就这,暗地里的鸡毛蒜皮特别多,她是府上客人都听说了。

她此刻想起那句话‘大郎,该喝药了’。

可见在古代想要解决男人这个麻烦,还是一剂药来得快。

幸好张文明是个需要好名声考科举的文弱书生,幸好她长在红旗下,三观超级正,心肝也是红的!

下午的课是刺绣,要绣桃花,先从绣花瓣起。绣娘也没为难她们,线都不用劈,直接全线绣。

“用长短线绣桃花瓣,在花样上最宽的地方出针,在第二层最宽的地方下针,一针长一针短……填满后再绣第二层,这次是在上一层最长处出针……”

赵云惜捏着针线,就觉得两根手指在打架,勉强绣完,松得松,歪得歪,和绣娘的示范截然不同。

人家虽然是粗线,但看着就规整漂亮,过渡也自然。

“可恶啊。”她盯着针,絮絮叨叨地念:“死手!快听话地下针啊!”

她绣出来的成品,和林妙妙相差无几。

赵云惜:……

可恶啊!

见林念念有些疑惑地望着她,她振振有词:“这刺绣克我。”

绣娘正在收绣绷子,闻言有些牙疼,琴棋书画几个老师,都夸她有慧根,偏落到她手里是个朽木,她都怀疑自己有毛病了!

赵云惜鼓了鼓脸颊,听绣娘说,刺绣一定要静心,要耐心。

她想着自己练习时,挺静心和耐心,看来确实不喜欢刺绣,她就喜欢看。

真心不喜欢,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在心里问自己,不会刺绣影响吃穿生存吗!不影响!

那就不用为难自己。

没有人必须做到十全十美。

赵云惜决定放过自己后,不跟自己较死劲,瞬间快乐似神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