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2 / 2)
苏彦笑笑,多付了一点碗筷钱,让抱石提上。
马车哒哒入北阙甲第,在桓氏府邸停下,桓四姑娘拎出一碗汤圆,一时没有下车,只静坐了一会,“陛下年少,但今日宵禁一事,妾觉得做得极好。”
她掀起蝶羽般浓密的睫毛,面上是温婉得体的笑,“妾无心议论君上,实乃闻坊间话……苏相莫放心上。”
她看到了,苏彦方才面色不豫,眼中有难言之隐。
女帝乃其一手扶持,诋毁女帝犹似斥责他,无甚区别。
桓四姑娘,自诩聪慧,出言抚慰。
“为君者利民则明,且看来日。”苏彦话语温和,“多谢四姑娘宽慰。”
四姑娘,这已是许久前的称呼了。
桓越看他一眼,看得久些。
苏彦并未避开,顿了顿道,“少时姻缘,乃为两姓之谊。蹉跎至今,如说还有情意,委实也是虚的,实乃家姐催促!”
“妾明白!”桓越涌上一股酸涩,“但妾愿意,多少年月都不觉什么。”
苏彦点了点头,“若放在当年,许还有一腔情深热忱。如今么,多来是为责任,再说的不好听些,利益尔。”
他掀开车帘,半边面庞融进夜色中,半边还在车厢壁灯的光线下,却因为嘴角一点若有若无的自嘲笑意,使得整个人清寒落寞。
早春夜风扑面,他忍不住掩口咳了两声。
“苏相……”桓四姑娘一手从那盏热气依旧的汤圆碗壁拿开,欲要伸去给他拍背。
苏彦抬手止住了,“一点未愈的旧伤,无妨!”
“世家联姻,利益高过情爱。”桓四姑娘重新捧上余热弥漫的碗盏,“妾很高兴,苏相今日坦承相待。”
“天色已晚,妾告辞了。”她起身福了福,由侍女打开帘子,盈盈下车。
“四姑娘!”苏彦端坐车中,眼中含了一点笑,“还是作旧时称呼吧,你可以唤我七郎。”
月影横斜,夜风生寒,桓四姑娘一张欺霜赛雪的面庞灿若云霞。
在烛台灯火旁,更加明艳照人。
“看来今日收获颇丰!”月上中天,桓起过来胞妹院中,看她正在用一盏汤圆。
米黄的团子,外皮软糯绵密,内里豆沙馅新鲜香甜,桓四姑娘不疾不徐用完一个,漱口净手后,方启口,“很甜。”
桓起饮了口茶,“你原是不用这等街边摊口的膳食的。”
“七郎都能咽下,我又何必挑剔。”桓越示意侍女撤下膳食,屋中唯剩兄妹二人。
“七郎!”桓起口齿间缭绕,“苏沉璧不是这般好糊弄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你若有心思,何必延至当下。今日竟能主动相邀请你共游灯会……”
桓起摇头。
“他自个说了,乃长姐催促,两姓缔结,利益尔。”桓越笑道,“就是因为他这般直言,我方安心不少。若说什么愧疚,耽误芸芸,我反觉虚假。”
“他竟直说了?”桓起不可思议道,然转念一想却又颔首,“也对,这确实是他的路子,多来喜欢摊开了说。说得好听乃凡事说明白,不好听就是你咎由自取。”
桓越给兄长续上茶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夫妻婚前都不相识,婚后也能相亲相敬,相守一生。我且当同他不认识,婚后再养情意。再者,苏志钦一脉,只剩他一个子嗣,他总要成婚。故而,单从婚嫁这桩事上,我不觉他有做戏的必要。”
“你这般有把握当然好,得了苏氏这层保护甲,我们便成事了一半。”
“还要一桩事!” 桓越眸光亮了亮,“或许苏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般维护女帝。”
“怎么说?”桓起顿时来了精神。
“这日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