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3(2 / 2)
曹操笑得更开心了,之后每次荀谌来信,曹操都表现得比荀攸还积极,催着问他友若说了些什么。
荀攸作为曹操的外置大脑,当然知道对方不是关心下属,而是想知道曹班的消息,但荀谌来信多为叙情,为此他不得不亲自操刀,结合手里的情报加以润色,再向上司汇报。
从信中,荀攸得知,荀谌的弟弟荀彧也在曹班手下任职,荀彧是荀绲的幺子,年龄小辈分高,从前在族里人人都宠着他,荀攸以前在颍川时,也很喜欢这个聪慧乖巧小叔父,常带他一起玩耍。
前阵子,荀谌告诉他,荀彧被曹班派到了洛阳。
也就是说,如果此行顺利,他和荀彧,就是敌人了……
曹班确实不拘一格,荀彧比他小了整整十岁,都能给予要职,荀攸可以肯定,自己如果投曹班,一定会得到叔父所言“大编制”。
但在看到叔父送来的这些,所谓“报纸”的东西后,荀攸又不确定了。
曹操扫了一下纸张上面的内容,又打了一个喷嚏。
报纸在他手里被猛攥一下,荀攸紧张地伸手,但喷嚏之后,这薄薄的纸张居然没有任何破损的痕迹。
“这都写得什么东西,粗鄙不堪。”
荀攸解释:“是不曾见过的文体,文字确实比寻常书册粗鄙,但无需注释,甚至刚刚识字的幼童也能读懂。”
荀攸伸手,将报纸展开:“主公看,这样大的图幅,里面都是工整排列的蝇头小字,就算直接记录口述内容,也放得下,而且其字虽多,却不是连篇累牍,每篇所论,均以大字标在一旁。”
“你叔父是从哪来的?”曹操心不在焉地问道,他似乎对上面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只随意看了看,就将报纸还给了荀攸。
“是托了一位商贾送来的。”荀攸察觉到曹操的情绪,有些疑惑,原以为曹操会对报纸感兴趣。
他收了自己的勃勃兴致,问曹操来找自己何事。
曹操将陶谦的求助一事告诉荀攸。
“公达料事如神,我着实没想到,陶恭祖这么不堪一击啊。”
曹操从冀州返回昌邑后,立刻召集众人,询问攻打洛阳的计策。
荀攸也立刻搬出谋士们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不要直接攻打洛阳,先发兵荆州。
曹班当年和段宁一起打董卓,董卓死后,残兵分散各地,这些年来已被曹班逐一击破。
唯独董卓的女婿牛辅,在曹班攻打弘农郡后,逃亡南阳,没有遭到追剿。
“荆州的刘表不希望直接和曹班为敌,曹班也不希望多线作战,南阳是大郡,虽经历黄巾贼乱,但是贼寇、豪族手里都握有大量粮食,牛辅胆小懦弱,在南阳成不了事,却可以阻隔两军。”
“主公若派兵,'帮'刘表剿灭董卓余党,既可从贼寇手里得到粮食,缓解兖州饥荒、填补军中粮食缺口,又可以清扫荆州和二京之间的障碍,这样再攻打洛阳,就算袁绍不增援,曹班忌惮刘表,也不得不分兵,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却在得知,曹班任命了青、徐刺史后,犹豫了起来。
“陶恭祖是先帝任命的徐州刺史,今天子受制于逆贼,其令不得为信,我怎么能眼看着逆贼去攻打朝廷命官,而不去帮忙呢?”
这是曹操开会时说的场面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徐州让曹班占了怎么办?
这话是在他们出发前问的,当时拔营的命令都下了,军队都在营地集结完毕了,曹操很少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