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8(1 / 2)

加入书签

守和孙坚都是新来弘农不久,大家心里怎么想的,谁又敢保证呢?

其实,不止是守城的士兵心里没底,郡太守刘玄本人,也是没底的。

的确,皇甫嵩没有直接攻城,但他攻心啊!

刘玄其人乃汉室宗亲,为河间王刘开之后,汉桓帝是刘开的孙子,汉灵帝是刘开的曾孙,故他和当今天子刘辩同出一脉,本来是贵上加贵的身份,但天子迁都时,并没有带走他们这些宗亲,刘玄的父亲力挺王允,他因此被任命为弘农郡太守。

意思很明确,爹想更进一步,就看儿子能不能守住弘农了。

最开始得到消息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信心的。

弘农郡作为拱卫京师的兵家必争之地,依弘农涧而落成,其西面是边缘陡峭的稠桑原,秦时的稠桑原植被茂密,遍植青桑,再加上险峻的地势,关西想要由此入关中,只能走一条由黄河冲刷而形成的裂谷——函谷关。

但随着黄河改道,水土流失,稠桑原变成一片黄土,函谷关便失去了它的防御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位于华阴县以西的另一道关隘——潼关,同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但不巧的是,王允在刺杀了董卓之后,虽然及时派兵占领了弘农郡,却没能及时控制潼关,导致其落入了曹班的势力范围。

而这个消息,是刘玄上任之后才知道的。

这下可好,他成最后一道防线了,但他可一点没觉得,自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本事啊!

曹班这次出兵,就是以华阴县为据点,将兵力和军事物资运过潼关,直接走水路抵达湖县,据哨骑探报,所有他认识的不认识的攻城器械,都在湖县组装完毕,只待皇甫嵩一声令下,就能在几个时辰内拉到弘农县城下。

可皇甫嵩偏偏就是不打,每天来问你投不投降。

郡守府内,一左一右,泾渭分明地坐着两拨人。

右边是破虏将军孙坚,和他的一众部将。

左边则是郡太守刘玄,和他的私兵部曲将领,以及一名孙坚意料之外的将军——董卓的女婿牛辅。

没办法,刘玄也不愿意接受名声不好的董卓余部,但他没得选了,在谋士的建议下,他命牛辅杀了妻儿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与董氏割席后,才接受了投诚。

这一圈人中,表面上最有话语权的是身份最高的刘玄,实际上是拳头最硬的孙坚。

孙坚没打过守城战,以他的性格,也不喜欢被动防守,况且他的目的也不是守住弘农,潼关不拿,弘农就算暂时守住,能撑得过几时?

皇甫嵩接连来劝,刘玄的动摇,身边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王允在洛阳立了刘和,张开怀抱迎接袁绍,算是彻底背叛了刘玄的父亲,刘玄不敢降,无非是顾及自己手上的五万兵。

孙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与其陪着刘玄在城里耗时间,不如主动出击,战场上分胜负。

他的对手是他曾经的上级皇甫嵩,但他的目标,则是身在长安的曹君实。

同样是军阀,她可以做到的,孙坚不相信自己做不到。

第四日,又到了敌军士兵来喊话劝降的时辰,城墙上的士兵,却没有如期看到那架滑稽的木驴车。

孙坚率大军向湖县方向进发,将战火在弘农县城以西点燃。

-------------------------------------

湖县,中军统帅皇甫嵩等来了原路折返的卫将军郭泰,二人完成了阵地交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