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2 / 2)
少年的话,引来了四周百姓的围观,在收到赞许的目光后,少年更加坚定了自己想法。
“黄巾戴在起义的农民身上,是祸国的逆贼,戴在我身上,是光荣的志愿者,那请问这位武生,错的是黄巾吗?”
典韦本没有挑衅的意思,少年这般认真驳斥他,反而让他有些下不去面子,徐晃见他脸色沉了下来,连忙拉他,少年身边的同行者见势不对,也拉过少年到一旁。
“阿庶,你和他们辩这些做什么,武生不做文试,他们可能都不识字……”
谁知这一句话,反而点炸了闪着火花的空气。
徐晃的直觉没有错,典韦虽然是庶民出身,但他已并非白身,而是凭借一身武功,得到了张邈的赏识,成为其帐下一名军士。
张邈士族出身,身边重用之人最次也出身寒门,典韦大字不识,也不曾读过书,虽然屡立功绩,却总是被人排挤。
就连这次来长安,也是莫名其妙就让他报名武举,除了交代他记下长安见闻,别的什么也没说。
徐晃来长安,原本是想低调行事的,结果就因为城门这场风波,来的第一天,他和典韦的名字,就落到了曹班的案头。
“徐晃、典韦、徐庶,呵呵……”
没想到武举炸名人的效果,会比文试还好,看来大汉即使是走向终结,也还是武德充沛的嘛。
“曹师……?”见曹班走神,天子出言道。
天子书房的熏着辟秽的苏合香,能舒缓情绪,安定心神,粟飞来时脚步匆匆,现在也慢慢平复了心绪,她候在一旁,余光发现了曹班头上的一缕银丝。
她怔了怔,曹班已经在文书上签了字,放下笔,让粟飞将文书呈给刘辩。
“陛下,这是明日的武举会试的生员名册。”
曹班创立文试和武举,虽然一文一武选拔形式相仿,但目的却不尽相同。
对于武举,比起选拔人才,曹班更重视它的宣传作用。
她并不指望通过武举选拔出将军,真正的战场局势复杂多变,个人武艺技巧只是诸多考量中的一项。
但她必须通过武举,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号。
——庶民,也可以在我的治下,成为领导者。
这也是张邈作为曹班的秘密合作者,要派典韦来的原因之一。
像他和袁绍袁术这样世家大族出身的正统士人,完全无法理解曹班这种自掘坟冢的行为。
士人的背后,是千万士族,张邈能有今天,是因为他的先祖读书识字做官,所以他也能读书识字做官。
在士人看来,皇位可以换人坐,但官位必须士人坐,庶民也能做官,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张邈赞成曹班的袁绍野心论,不代表他赞成曹班的所有做法。
曹班和张邈接触过,知道张邈不会轻易相信她,她只是在张邈和袁绍之间播下那颗怀疑的种子,静待种子发芽。
刘辩看不懂名册,觉得无聊,随手丢在了地上,曹班捡起来,交给粟飞。
“名单都留着吧,若是他们有本事,就让陛下也见识一下,我会让武部做好安保。”
“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