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2 / 2)
没印象的名字……
不在曹班记忆里的名字,要么就是不出名,要么就是死得早。
粟飞解释道:“是一名议郎,二十八岁,确实没什么大名头,不过他的从叔主公应当认得,赵岐,他的妻子是马氏女。”
赵岐……马氏女?
曹班隐约记起来了:“他和马融关系不太好?”
“是。”
曹班了然,这位京兆长陵人赵戬的从叔赵岐,娶了曹班老师马融的族女,王允估计是知道这一层关系,才派赵戬来讲和。
不过王允不知道的是,赵岐生性刚直,不喜马融散漫放荡的作风,在扶风时就曾和马融起过口角,赵戬是赵岐的从子,不知道有没有继承这一层厌恶在。
长陵同在三辅,赵戬相当于是长安本地人了,王允派他来,应该也是希望他利用家族势力从中调和。
仔细想想,赵戬估计在洛阳混得不大好,洛阳那么多官吏不派,派他一个二十多岁的议郎来。
估计与长安谈判,在洛阳方面看来,约等于寻死,赵戬能接下这个差事,也算是有胆识的。
曹班看完情报,笑了笑:“搞这么神神秘秘作什么,既然客人来了,我们热烈欢迎便是了。”
曹班没有猜错,赵戬还真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虽然在他的心里,不认为王允在洛阳专权是正确的,但汉室自然应该归于刘家,曹班一个异性侯,绑着天子在长安不归,也是大大的违逆。
他家原本在长陵也算大族,但董卓之乱时,被屠戮殆尽了,他作为幸存者,怀着身为汉臣的悲愤与死志,穿上了家中最后的华服,乘船来到渭水码头。
来此之前,他从王允口中听说了曹班的残暴,据说其人不男不女,似妖非人,以妖术控制住幼帝,因此他设想过无数种下船时的场景,被曹班的军队当场射杀、被曹班本人一口吞下,或者被砸破木船沉入渭水。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从甲板上走下来时,会面对码头整整齐齐两排士兵的列队欢迎。
一个穿着文官服饰的士人负手立于船下,他只迟疑了一瞬,对方便主动走上前,甚至伸手扶他下船,他都还没反应过来,旁边突然窜出一个小童,将一束鲜花塞到他怀里。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小童似乎有些害羞,说完这话便跑到了士兵队伍后面一个妇人身边,妇人和蔼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而队列后喧闹拥挤的围观百姓,也在听见了小童的声音后,齐齐喊着欢迎,赵戬没见过这种阵仗,被吓得连连后退,好在热情的百姓被士兵们拦着,没能靠近。
这时,年轻的官员微笑着拜服道:“我是吏部尚书马日磾,奉曹侯之命,特来码头迎接洛阳来使。”
马日磾! ?
赵戬在心中一惊,他知道这人,来之前,司徒在与他的密谈中说起马氏一族。
马融是曹班的老师,马融死后,其族子马日磾成了马氏家主,当时董卓命马日磾入朝为官,马日磾也没有答应,但马氏比赵氏幸运,董卓只来得及关押一部分马氏族人,曹班和段宁的联军便打到洛阳了,马氏一族得以幸存。
想到曾经的儒学名家家主以身侍贼,官至尚书,而自己还只是一个被牺牲的小小议郎,赵戬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司徒大人所说的密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这样盛大的场景,赵戬对于这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