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2 / 2)
董卓的西凉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第138章
袁绍得知战报后,第二次驳回了曹班换将的建议,但是同意将先锋军增兵到八千人。
逃跑的西凉将领李密渡江后,快马只需要一日,就能将沇水的战况汇报给董卓。
为了抢占先机,曹班下令急行军, 这也符合辛评急于立功的心情, 因此他对曹班的军令没有提出异议。
为了准备这场渡河战役,曹班从去岁开始,就加急训练部曲们,江芜带着还不会水的士兵——主要是黑山军张燕和他的手下们,趁着濮水还没冻上,临时加练。
即墨军事学院毕业的院生则着重增加体能方面的训练,长跑练肺活量,俯卧撑练上肢和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 还有一项特殊的训练,是曹班和段宁的部曲都要进行的——夜间进攻。
黄河是董卓军队防守的天然屏障,河面视野开阔,乘船渡江的士兵对于河对岸的守军来说,就是不会移动的靶子。
为了保证在尽量隐蔽的条件下发起进攻,她们只能选择夜间渡江。
这就对军队的士兵素质要求非常高了,夜间打仗, 靠的就是听力和视力,安静的情况下, 一点微小的声音都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因此整支队伍在行军过程中不能有一点异响。
同时, 由于黑暗情况下和开阔水域条件下对目视距离都有影响,往常练习的距离也不能使用了, 不做针对性训练的话,射箭的精度就很难保证。
而渡江主动进攻,后勤补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跟上,每一发箭矢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因为视力的问题,曹班确实不适合作为渡河进攻的先锋,她不得不再次向袁绍提出,以吕布为先锋,并做好了两套应对方案。
果然,袁绍再次反驳了曹班的建议,曹班因此采用了戏志才提出的方案二。
曹班是先锋军的主帅,她下令急行军,军队只用了一天便抵达了小平津下游的孟津。
大军到了渡口北岸,辛评终于换上了那套他从颍川家中带来的铁制甲胄,兴奋的他又是一整晚没睡。
可到了第二天,天光都大亮了,士兵们有的在营地外操练,有的在附近的林地砍伐树木建造木帆船和简易的浮桥,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却没有人有渡河的意思。
不急着渡河,那为何要急着行军?
他以为曹班临阵畏战了,想去找他理论,可是找遍了整个营地,都没见他。
曹班难道还能跑了不成! ?
辛评在找到曹班之前,恨不得立刻率领军队直接渡江打董卓,可发现曹班不在,他心里又开始发怵。
犹豫了几个时辰,等到日上高头了,在外操练的士兵们都回来用饭了,他才得到消息,说曹班回了营帐。
他连忙丢下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