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2 / 2)

加入书签

吴声却摇头:“不会的,阿树心里只有主公。”

马腾道:“那卫召呢?”

吴声想了想说:“他确实有心悦之人,但是嘛……总之情况也和阿树差不多。”

马腾极目远眺,前方一片漆黑,船上的油灯,是这片深海之上为一的光。

“曹使君,真是……”

船行过一片浪头,海水飞溅到甲板上,马腾张开双臂,感觉自己像鸟儿一样,随着海浪被抬升到空中,身心舒畅地大喊了一声。

吴声也被他感染了情绪,站起来,放下心中的一切,闭上眼。

“她们,应该碰面了吧。”

吴声大声问道,船体上下颠簸着,海风吹得人心情激荡,

“算时间,恐怕已经在一块喝酒啦!”

船头的卫召听见了,两手放在嘴边,大声问:“谁啊!你们在说啊,主公到底要见谁!?”

他是情报部的!为什么他啥也不知道啊!

第123章

光熹元年十月,兖州陈留郡太守张邈,在自己的治下酸枣县,举办讨董盟会,各路豪杰们带着兵马粮草,齐聚酸枣,等待张邈的弟弟,广陵郡太守张超,按照官职唱名后依次入席。

袁绍虽然只是渤海郡太守,但他作为四世五公的袁氏,又曾经当过司隶校尉, 既然被推为盟主, 自然最先入场, 在张邈的引导下,毫不客气地坐上了主座。

袁绍后面,就是领一州之地的四位州牧,兖州牧刘岱、冀州牧韩馥、豫州牧孔伷以及并州牧段宁。

段宁是第一个被张超唱名的,她入内后,堪堪走到了盟主下首第四席就停下了,无视袁绍的疯狂暗示,一掀衣摆,潇洒落座。

这就让排在段宁后面,被叫到名字的兖州牧刘岱傻眼了。

其实,按照官职和爵位来说,刘岱是宗亲,兖州又是此次会盟的东道主,他坐袁绍下首是没问题的。

但酸枣会盟和皇宫里的朝会不一样,这是一场军事会盟。

说白了, 大家心知肚明,这里谁拳头大,谁话语权重。

段宁虽然只带了四千兵,但那可是四千并州骑兵!

四千骑兵是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据说这次讨董联盟中,兵力最雄厚是济北相鲍信,他曾是原大将军宋奇的幕僚,和被山贼所杀的王匡一样,都是在一年多以前就奉旨开始募兵的。

他招募的士兵徒众有足足两万,可其中骑兵也才不足一千啊。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段宁依附袁绍,袁绍又是盟主,她这种真正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州牧不坐第一个,刘岱这种从未打过仗的坐第一个,到时候讨董,真让他第一个出兵怎么办?

于是刘岱也想往后坐,可这时候,冀州牧韩馥、豫州牧孔伷都被先后唱名请了进来,两人一入内,见段宁稳稳坐在第四席,刘岱擦着额汗,在席位后面犹豫,于是韩馥和孔伷对视一眼,直接一左一右,将刘岱“请”到了第一席上。

这个时候,袁绍在上座的表情已经非常难看了,刘岱不好再推辞,只能硬着头皮就座,韩馥和孔伷则分别坐在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段君似乎一直在看院门的方向?”孔伷的席位靠近段宁,人还未齐,刘岱和韩馥交头接耳,孔伷就主动和段宁攀谈起来,然而段宁似乎心不在此,回话有一茬没一茬。

孔伷本就对女子上战场,封君领州牧这等不合乎礼法的事情颇有微词,但他的情况和刘岱差不多,虽然本人的官职名义上在州内说一不二,但辖内兵力却都抓在别人手上,因此对段宁这样自己亲自掌兵的州牧,多少是有一些钦羡的。

盟会并不是在漫天黄沙的校场举行,张氏在酸枣的别院穷尽奢华,前来赴会之人都是世家大族出生,也没人能挑得出错来。

但是段宁的目光似乎并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