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1 / 2)

加入书签

些总是好的。

符柯最后总结道:“虽然他们人数还不到我们正兵的一半,但主公还是要提防着,毕竟是山贼。”

两军人马相安无事的过了一夜,到了白日出发的时候,曹班军中的部将开始清点人头。

于禁现在是手下有五百人的军候,五百人每五十一队,每队有一队长,于禁站在空地上,深吸一口气,高喊:“集合!”

随后营中响起队长们整齐的口令声——“立正!”“报数!”

正常情况下,军候们点完人数,确认五百人无误,层层上报确认后,曹班的军队才会出发。

然而令于禁感到奇怪的是,接连好几天,队长们报上来的人数都不太一样。

第一个数量变化的,是列在最末的五队队长,当他向于禁报上了五十一的人头数后,立刻引起了其他队长的嘲笑。

“怎么回事,李队长,自己队伍的人都数不清?”

“李队长是不是睡迷糊了,数学课都还给学院老师了?”

偏偏李队长还是个腼腆内向的性格,等大家调侃完,他才尴尬道:“报告军候,确实多了一个人。”

军中人数变化,也不是怪事,只不过军队里因为逃兵而导致人数减少是比较常见的,曹班军队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按照军中规章,将增员的消息一同上报,获得批准后,只要军候能管好,十分之一以内的增员,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当于禁发现,每天早上出发时,队伍里多出的人头,从一开始的一两个,到后面的五个、十个,甚至扛着兵器,带着口粮来投奔,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

张燕的好兄弟张牛角死后,张燕一直想摆脱山贼的称号,加入朝廷编制,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如今机会不久来了吗?

听闻天下英雄齐聚酸枣讨董,怎么能少了他们黑山军呢?

他不认识什么泰山郡曹班,但既然是讨董,对方粮草充足,装备精良,那他跟在后面,总能分一杯羹吧。

张燕算盘打得是很好,可自从和曹班同行后,他却发现自己队伍里的人,到了第五天,他手下的一个副将,居然都直接跑到曹班的军营里了!

于是他在这天扎营后,气冲冲的,拿起长矛,就要找曹班算账。

然后就被许褚,一个四两拨千斤挑翻,整个人栽倒在了水里。

他身后的弟兄们,本来是来给他打气的,见许褚勇猛,纷纷作鸟兽散。

更加尴尬的是,他的那个副官,从曹班营地中的一顶帐篷里掀开门帘走出来,端着一只陶盆看热闹。

见热闹居然是自己的“前上司”,副官吓得摔了手里的盆,盆掉在地上,里面热气腾腾的饭食洒出来,浓郁的肉香直冲张燕天灵盖。

曹班听到通传,也放下饭盆,急急走出来,见张燕屁股泡在水里,忙命人取了一套自己的干净衣裳给他。

张燕没多想,就地换上,曹班也习惯了,当做什么都没看见。

副官尴尬道:“将军,要不您也来点儿?”

他翻过倒扣的陶碗,将饭食巴拉回盆里。

可惜可惜,汤汁洒了,那可是肉汤啊——

副官在心里流泪,将陶盆递给张燕。

张燕闻了闻,确实很香,就是这个味道,同行这么多天,每到用饭时间,这香味就穿过曹班的军营,飘进张燕军中,勾引着他的部将们。

见曹班走出来,张燕不满道:“使君不厚道,表面以君子相待,暗地里却偷我的兵。”

曹班笑道:“他们自己来的,你情我愿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