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2 / 2)
百物堂是曹班地盘上才有的新鲜事物,在洛阳都是见不到的,他期待了好久,可当他按照地址来到市集,却发现,百物堂外面挤满了人。
“怎么这么多人?”卫召踮着脚,在后面探头探脑,却怎么也看不见前面的情况。
旁边一个好心人告诉他:“大军即将开拔,许多人家都会买些衣服食物,给出征的家人带着。”
“大军?”
什么大军?泰山郡要打仗?
他是情报部的,他怎么不知道! ?
卫召也顾不上逛街了,第一时间回到府衙,去找情报部部首符柯理论。
府衙内,曹班环视一圈,现在她的手下,信息方面有以符柯为部首的情报部,智囊方面有以戏志才为代表的格物院学子,军事方面有彭放统帅的即墨军事学院毕业生,医疗有华佗、杨济等医师保障,人身安全方面有贴身保镖许褚。
昨日她收到了两条最新情报,一条是贾诩从京师传来的,董卓顺利拥立大皇子刘辩登基后,原形毕露,野心急剧膨胀,自己在朝堂上专权乱政,又放纵手下部将烧杀掳夺,朝中已经传出反对董卓的声音。
动乱的时局不是姐妹想要的,她们想过太平的日子,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她们不做不到偏安一隅。
无论是对于想要延续还是想要结束这个王朝命脉的人来说,一个肆意横行、荒淫无道的权臣,都不是他们所希望见到的。
既然利益一致,那就到了她们主动入局的时候了。
至于另一条情报,则是来自渤海湾的那头——辽东郡。
第119章
太傅府上,尚书台将董卓“请”他们草拟的任免名单送出宫,给正在养病的袁太傅过目。
袁逢看完名录后,闭上双目, 在场的门客、官员们,都屏住呼吸, 大气不敢出。
“这是董卓的手笔?”
众人面面相觑,有胆子大的门客主动道:“这名录上,有原大将军的幕僚、有名士、有被禁锢的党人,还有……”门客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总之,能拟出这样一份名单,必须对朝中局势、甚至是当今九州诸世家之间的关系,非常了解才行。”
“董卓一个并州人,他的手下,还有与他关系密切的,多是关西一脉的将领,他们出生寒门,如果不是有世家背景的人在他身后支持,不可能拟出这样一份名录来。”
董卓有世家支持吗?
当然是有的,几天之前, 支持董卓的世家,不就是袁氏吗!
可现在董卓背叛了袁氏,这才几天,这么快就有世家向他交投名状了吗?
再看看这份名录吧,提拔海内知名的士人并赦免一批原大将军的幕僚,分别扩充文、武,将中央的军、政抓在手上;任命一批太守和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赦免党人,为党人沉冤昭雪,进一步获得士人的好感,从而扩大自己在朝廷上的影响力。
袁逢越想越是心惊,就算这份名录让他来拟,他能拟得这么滴水不漏吗?
难道董卓背后,真有袁氏以外的高人相助?
而名单上最为刺目的,便是袁氏子弟袁术——董卓授意,任他为司隶校尉。
负责监察京畿的司隶校尉、监察朝官言行的御史中丞以及掌管尚书台的尚书令,在上朝时,都是有专席的,不仅身份特殊,手中权柄也相当之大。
其中司隶校尉因为担任监察京畿的职务,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掌握兵权的。
董卓这是在向袁氏示好吗?
袁逢摸着砂纸上,那个“袁”字,黑色的字,硬生生让他盯出血色来,他放下名录,尚书台的官员还等着他的意思,堂内一片死寂。
半晌后,袁逢艰难地从卧榻起身,召来仆役送上笔墨,他的手因为头风病,已经颤抖得很难写字了,他在一旁的砂纸上练了两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