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2 / 2)
弹劾之声再起,加上宦官势力在里面搅合,袁氏不得不向朝廷请命,任董卓和段宁为两州刺史——剥去了将军的头衔,明升暗降。
但名义上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士宦交锋你来我往,袁氏见招拆招,宦官们就搬出终极杀器——皇帝。
天子一日不死,尔等终究是臣,段宁猜到袁氏顶不住皇命,董卓和她之间二选一,袁氏恐怕要放弃一个。
她对士宦之争不感兴趣,留在这里无非是担心生母,既然迟早是要走,何不薅点羊毛走?
她略微思索一番,看向董卓,见董卓也在打量自己,便开口道:“董刺史的兵力如今为朝中所忌惮,若是留在洛阳,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人人都盯着,要有所行动,也*不容易吧。”
果然,她话一出,董卓就变了脸色,随即很快用笑脸掩盖过去:“段刺史说得有理啊,我留在京师,至少还能让人忌惮。”
“若是真的朝中有变,段刺史会让手下女军,以涟涟涕泪吓走敌人吗?”
董卓此话一出,很轻易地说服了众人,危机关头,到底是董卓这样的将领能顶事,段宁嘛,虽然她也是武将世家出身,虽然她也会打仗,还打过不少胜仗,但是嘛,但是……她是女人啊!
袁逢的想法和众人一致,段宁见所有人都看向她,有些控制怒意地深吸了两口气,随后站起身,抱拳道:“既然太傅这么认为,宁无话可说,但是太傅费劲心力举荐我,怎能轻易就着了阉党的道,说放人就放人呢?”
“既然是我们让步,怎么也要从阉党那里,讨回些代价来吧。”
-------------------------------------
九卿之一的宗□□上,宗正刘焉密会大司农丞卫召。
大司农管财,大司农丞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而部长曹嵩不久前在西园,以一亿万钱买了太尉的官职,升职为三公,大司农的肥缺空出来后,暂时没人“出得起价”,大司农丞便暂代大司农职位,成为了财政部一把手。
上个月,刘焉采纳了卫召的建议,向朝廷提出,各州刺史、太守独揽大权,危害百姓,横征暴敛,应当以宗室、重臣为州牧,于刺史、太守之上,为皇帝管理州郡。
奏请在袁氏的支持下,很快通过,并推行下去,皇帝再次下诏,命董卓、段宁分别任凉、并州牧,催促他们立刻离京上任。
董卓依然没有接受任命,段宁则接受了旨意,拔营离京。
卫召得到消息,准备传信泰山郡报喜,结果谁知,情报部的小孩半夜推窗而入,丢下一纸条又翻窗而出。
卫召自从得到了废史立牧任务后,劳心劳力,被吵醒后,强忍着困意,展开纸条,读完上面的内容后,只能认命下榻。
纸条上说,宗正刘焉有意交州,想自请交州牧。
而交州现在,可是他老师郑玄的地盘,他主公曹班的粮仓啊!
第106章
“宗正大人是在担忧什么呢?”卫召合袖坐在案旁,眼神清澈如刚刚离开太学的学子。
刘焉看不惯他这样子,有些恶寒:“大司农这豺狼窝里,怎么出了你这么一只狐狸?”
卫召阖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