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1 / 2)
从县城城墙上放下来,训练有素的士兵们换上了玄色紧衣,他们手持未燃的火把,按照事先探明的路线,从黄巾包围圈的间隙之间,绕到了敌人后方,直接点燃黄巾的营帐。
彭放带头在营中大喝敌酋授首,起义军不知真相,信以为真,黄巾军营哗变。
于此同时,城墙上火把全部燃起,曹班站在城头,只要军营中有结阵出逃的,她立刻下令放箭射杀。
王融和其他几位世家纷纷出来,见城门已经打开,穿戴整齐的部曲列阵出城,骑兵在前,喊着口号持长枪冲锋,马蹄声划破黑夜,人们抬头,箭矢带着火光向敌阵飞去,明黄的火焰映在眼瞳中,像无数闪动的流星,而曹班就立在群星之中,君子如皎皎明月。
这一眼,给了王融对战争的错误印象。
胜利的消息传回城中,王融立刻提出率兵追击。
“穷寇莫追,黄巾缺乏装备和器械,若是追击,他们更熟悉地形,若是容易设下埋伏,我们防不胜防。”尉官彭放在夜袭当天斩杀了黄巾的首领朱成,王融为首的世家觉得机会难得,应当立刻追击,然而曹班却坚持回城,“如今道路已经扫清,只需要半个月,我就能从不其调齐粮草和兵马。”
半个月!曹班在说什么大话?
琅琊王国比不其距离泰山郡更近,可王氏就算是有琅琊王的帮助,也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泰山郡军备的补充,粮草是一方面,人力的调配、牛马车的脚力都是问题啊!
王融认定了曹班不想他们争功劳,更加急切了,也不管曹班的反对,当即召集其他几位世家公子,一起出城追讨黄巾流寇。
结果显而易见,王氏的部曲大败,黄巾首领朱成死后,溃散的黄巾退出了博县,又在朱成的手下孙颉的带领下,重新集结在矩平县,和来追击的世家部曲正面遭遇,王融没有胆量亲自上战场,侥幸留了一条命,但世家中有几位是有泰山郡官职在身的,没有理由躲在平民百姓身后,因此亲自领兵出城,结果再没能回来。
王融吃了败仗,不敢回琅琊,但是部曲没了又必须解释,只能书信一封给父亲,说黄巾多么凶残,多么暴虐云云。
眼见物资一批批从不其往泰山郡运送,只要城内的人坚守,流民几乎不可能攻下城池,他和与门客抱怨:“为何天命总是在他那边?”
怎么曹班一打,气运就有了,换成是他就这样不如意?
门客张寿道:“此乃时势造英雄,强者造天命。”
第93章
由于汝南黄巾猖獗, 荀氏东行的车队不得不往北绕道,进入陈王国地界。
陈王刘宠本人擅长弩射,治下严明, 带头抵抗黄巾,因此附近的百姓都投靠他, 陈王国境内也相对太平。
? 如?您?访?问?的?罓??????????葉?不?是?ì??????????n?????2??????c?????则?为??????????点
但是在进入兖州陈留郡后,所见就是另一幅景象了。
一个饥民从腐烂的腿上挑出蝇蛆放入口中,荀彧见状腹中一阵翻涌,最终还是没忍住,呕了出来。
“怎么会如此凋敝,陈留郡可是大郡啊!”荀彧往后挪了挪。
“陈留郡没有遭到黄巾的袭扰,但是北面的东郡,郡丞勾结黄巾,杀了郡中官吏,百姓都往周边逃难了。”旁边骑在马上的游树沉声道,她下令车马向中收拢,目光像草原上的猎鹰,时刻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离开豫州之后,格物院诸生不再掩饰他们的武装,他们持有济南相荀绲和不其国相曹班的双份通关文牒,骑着高大健硕的西凉马,一般的流民都不敢上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