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2 / 2)
第二天天亮,诸葛瑾上了马车,这辆马车甚至比来时接他们的那辆更为豪华,彭放安排完运粮的脚夫就准备走,诸葛瑾叫住了他。
“谢过彭教官,这马车之后我会让人送回不其。”
彭放全程没和他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走。
诸葛瑾自讨没趣,诸葛亮从马车里探出头:“要走了吗?”
诸葛瑾点头,将弟弟的套在皮衣外面的衰服拉撑。
皮衣是今天早晨府衙的仆役送来的,只准备了一套,看尺码就是给阿亮的,有一点曹班没有说实话,不是即墨军事学院的师长喜欢阿亮,而是他们看出了曹使君对自己弟弟的偏爱。
诸葛瑾没有拒绝皮衣,他轻轻摸摸弟弟的头道:“曹使君是位君子,但是最好不要与之为敌。”
“为何?”诸葛亮歪头,“阿兄不是说,君子和而不同?”
车夫呼呵着催动马匹,车轮滚滚转动,马车里却十分平稳。
诸葛瑾看着窗外往后退去的不其县城,喃喃道:“也许是因为,无人能理解他的道吧。”
运粮的队伍一路平安无事出了不其县,进入琅琊王国。
琅琊王封地内有三条河流,人口和财力都在泰山郡之上,治安也相对稳定,只要沿着河道,向沂山的方向一直走,绕过山脚,便能抵达泰山郡治所奉高县。
这二十车粮草并不能填补全郡因为霜冻而造成的粮食短缺,但至少能留住一部分人。
只要城池里有人,一切就还有希望。
阿亮年纪小,经不起折腾,在马车里从早睡到晚,诸葛瑾为了让弟弟睡得舒适些,就让阿亮枕着自己的膝头,下半身麻得没有知觉了也吭声。
可就在他们行至琅琊国东莞县时,马车却突然停下了。
“郎君——”诸葛瑾正准备出声询问,就听见车夫在外面,略带颤抖的声音。
诸葛瑾连忙唤醒弟弟,撑着发麻的腿,掀开车帘。
路前方,是一大伙流民,正在慢慢以包围的姿态,靠近他们的运粮车。
诸葛瑾内心一紧,将弟弟伸出的半个脑袋轻轻按回去,示意车夫靠路边停车,自己下车。
这条路是泰山郡通往琅琊王国的官道,所以这伙流民,是泰山郡人。
然而他们中不少人,手里拿着兵器。
不是寻常百姓防身用的农具,而是官府制式的钩矛。
诸葛瑾一边告诉自己要冷静,一边走上前,在流民警惕地目光下,正声道:“我是故郡丞诸葛珪之子,奉家父遗命,从不其县借粮归来,还请诸位行个方便,借道于我,若是诸位有意,可随我一同回城,我会将粮食分给大家。”
哪想流民们听到他说借粮归来,立刻骚动起来,他当下就有些后悔,不应该说这么多的。
人群中已经有不少人在说动手了,见他面前几个大约是流民的头目的,也有动手意思,他立刻慌了,急道:“这些粮食可救泰山郡百姓性命!”
一个流民却突然喊道:“我们就是泰山郡百姓!”
所有流民一下因为他这句话而激愤起来,诸葛瑾面前一人更是直接挥刀砍向他,他连连后退,惊慌之下,想回马车抱走弟弟,可是见流民纷纷去拉驮粮的牛车,他又急着去阻拦。
这可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借来的粮食!郡中多少人家就差这么一口粮食活命,他要是护不住,不如当初死在不其县!
拉牛绳的那个流民可能也是慌了神,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