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1 / 2)

加入书签

考虑到他们出外勤多,主动退让,选了山下这间。

但是五间学馆却不是按照五大军事学系划分的,而是根据“文、武、理、农、医”五科来划分,上哪个学科的课程,就需要去哪个学科的学馆。

武学馆的课程设置最多,学馆屋舍也是最多的,也建在山下,和军事作战系的宿舍相邻,因此从武学馆去山下食堂是最快的。

训练场以东是一片巨大的田地,种出来的粮食会直接运到学院的三间食堂里,伏寿原本一直以为学院是“自给自足”,因为她去城东工坊时,还见到过辎重系的几个学长在市集上卖粟米,后来才从陈家阿母那里得知,食堂大部分的食物,都是走水道运来的。

田地后方,沿着山路行至半山头,就到了学院的后山,也是被培训生们称为“奇玄之地”“不可僭越之所”的工学馆。

由于学院的平均年龄很小,再加上曹班治下诸多在别处闻所未闻的制度和事物,学院里流传着不少志怪故事,而其中一多半,都是源于工学馆后面,被层层院舍环绕,有重兵看守的“研究院”。

整个学院只有两个地方是保密等级最高的“红区”,一个曹班曹国相位于山顶的办公区,另一处便是研究院。

据说研究院里的学员,皆是学识渊博的“专技人员”,平均年龄却是最小的,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研究生”。

伏寿来到学院一个多月,也就是刚来的时候被教习领着去工学馆参观了一次,也没见过研究院长什么样。

有人在身后唤伏寿,她转身,目光所及,华彩交相掩映,残阳似血似金,越过一片平坦开阔的草地,能见到山顶点点星火跃动。

视线尽头便是曹班的住所,院子不大,位于山顶的开阔地,旁边一排屋舍是工兵学术系的宿舍。

任何时间,只要你身处学院之中,抬头看向山顶,都能见到微明的灯火,听说工兵系的前辈们取用蜡烛是不设上限的,这是唯一让伏寿动摇自己学系选择的地方。

理学馆也设在山顶,据说当时之所以竞争成功,是因为理学馆长给出了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他们需要观星,所以不能有任何视线遮挡。

“你在看什么?”沿着草地小跑下来的是伏寿曾经的培训生同期。

同期家中世代以捕鱼为生,父母乘坐的小船被海浪卷走后,她就带着两个妹妹来到了即墨军事学院,和伏寿也是因为常来往于幼堂而亲近起来的。

骑兵学术系的外出训练很多,同期不能常常照顾幼堂的妹妹们,伏寿就会帮忙看顾,同期则会用自己工分,多换一些吃食给伏寿。

两人相约一同去位于半山腰的幼堂,山间食堂、医学馆还有骑兵学术系的宿舍也都在那里。

伏寿没有回答同期的话,反问她:“今天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这都被你发现了?”同期一蹦一跳地走在伏寿前面,又展开双臂,转身倒退着走。

“今天和军战系二期的前辈们一起掀了个匪寨!你看——”她手指山下,院门口插着火把,隐约能看见一车车货物被人从马车上卸下来。

“这个匪寨的人一直和官府的差役勾结,拦在通往壮武县的路上,之前一期的前辈们去,折了好几个在山里,主公为此还专门去了趟府衙,听说处决了不少人呢。”

伏寿听完,表情一顿:“那你呢?”

“什么?”同期专注于倒走。

“你,有没有,杀人?”

“没有。”同期满脸遗憾,摊手,“我经验不足,下手力度不够,一期的一个学姐帮我补刀了。”

伏寿不说话了。

同期停下脚步,凑近来,看伏寿:“怎么了?”

伏寿不语。

“生气了?”

……

同期拉着伏寿的手:“唔,你不要急啊,只要过了考核,这样的机会多的是!”

伏寿苦笑:“什么机会?杀人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