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2)
挑明。
“曹班将武部的学子调走大半,徐提督有没有想过原因?”
徐正正要回怼,被周言打断道:“他去青州做官,谋他的好前程去,留下我们在豫州,今天如果不是袁氏,明天也会有陈氏、张氏,既然迟早要被别人抢去,何不先行一步,自己卖个好价钱?”
徐正大惊:“你串通了袁氏?”
她猛然想起,这次是周言告诉她有任务需要去谯县一趟,可到了谯县那边,却得知主公没有下令。
因为长期搭档,之前她以为只是情报有误,并没有在意,现在她才意识到,这是周言故意支开她!
她立刻对周言身后的阿阳厉声道:“把这个叛徒拿下!”
可是阿阳却一动不动,周言拍了拍阿阳的肩膀,笑着对徐正道:“阿阳他们也会随我一同进京,这是袁使君答应过的事情。”
徐正带着人离开汝南,最后一共有十人,随周言留下,等待袁氏出发进京的通知。
出发前,周言再次来到了袁府。
其实,虽然和徐正争吵时,他说得胸有成竹,但一直到了今天,他才真正见到了袁逢。
袁氏世代经营汝南,府邸无论是占地还是陈设,都比曹家在谯县的府邸豪华数倍不止。
更不用提曹班在各处市集的临时住宅了,他的住所甚至比格物院对外的经营的前厅还要“简朴”。
一名仆役将他领到偏堂之后,一句话也没留就离开了,他等了许久,既不见茶水,也不见消息通传。
大约过了近一个时辰,才终于有人进来,又领着他穿过门廊,他这才知道,刚刚他是连主人家的院子都没进呢。
袁逢今日没有穿官服,看年纪比曹嵩大一些,可是身为大家族话事人,周身的气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周言就这么站在门外,想要进去,被门口的仆役拦住了,只能又把伸出去门槛的脚收回来。
这似乎和他想象中的情况不太一样。
他原本以为,袁逢对他,就算不是一饭三吐脯,也是“凤栖梧”“武帝得青海马”。
从未读过书的人,知道书籍的珍贵,却无法取得,而世家大族的子弟,能获得书籍,却反而不明白其中价值。
他是这个时代,少数明白,书籍“份量”的人。
在他看来,曹班属于后者,明明手握“千金”,却满足于当一个郎官,认这样的人做主公,他能有什么好前程呢?
他读过许多书,去过洛阳,在太学见过各种“权贵”子弟,而在汝南,又见过不少世家大族,也和他们打过交道。
所谓“贵贤者霸”,他认为,袁氏是有“霸者相”的。
从他得知皇帝在西园卖官时,他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此他写信给袁家,表示愿意献出曹班的格物院,来换官职——比四百石的侍郎,和曹班差不多。
在他看来,这个要求不过分,汝南的格物院虽然不设研发部,但是也参与南来北往的贸易,每月经他手的钱财粮布远远不止这个数,对袁氏来说肯定算不上什么。
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卖官,不光是一笔钱财交易,也是一笔人情交易。
对袁逢来说,兵不血刃的拿下曹班的格物院,是意外之喜,但是就算没有这个名为“周言”的家奴投诚,他也有的是办法。
而这个家奴居然开口就是要官职,他一下有些哭笑不得,不知该夸赞曹班治下有方,连一个家奴都有仕宦之心好,还是该笑着家奴异想天开,不知好歹到天真的地步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