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1 / 2)
饭饿不死,张奂掌握领兵打仗这门技术,在这个战乱频频的年代,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
并州的羌胡还没解决,三辅一带的羌贼又率骑兵犯境。
张奂立刻被朝廷任命为镇西将军,再次领兵出征。
“戴罪立功”的张奂这次出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狠,以七十岁的高龄挂帅亲征,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攻入左冯翊的羌人打到了凉州和三辅交界的地方。
这个时候,张奂穷寇莫追的“老毛病”又犯了,既然敌人已经溃逃,那他就可以班师回京复命了。
其实张奂的想法也是同时期很多武将的想法,战争耗民,军队每多行进一天,后勤就要多跟进一天,将军们和皇帝要粮草也不是总能给足数的,地方争粮又不可持续。
总而言之,还是国力所限。
但这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佐军司马,主动提出,率五百人小队追敌。
如果是旁人这样提,张奂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但董仲颖是从桓帝年间开始就跟随他征战的手下,得知他再度领兵打仗之后,立刻舍弃了原本的官位,第一个来投奔他。
这小子生得健壮魁梧,也是凉州出身,善骑射,又读过兵书,懂得运用谋略作战,很得张奂赏识。
所以张奂批准了他追敌的请求。
这伙儿羌贼当真是亡命之徒,到溃军了凉州地界后,不北行,反而是一路向西直接进入安定郡,刚刚离开战争威胁不到两年的安定郡百姓,最终没有逃过被劫掠的命运,被穷凶极恶的羌贼地毯式的掠夺。
好在董仲颖最终没有辜负将军的信任,果真靠着五百轻骑千里追杀,将残余的羌贼悉数斩首。
他的军队踏过一座被大火焚烧后,一片狼藉的村庄。
奇怪的是,这个村庄虽遭劫掠,却似乎没有看到百姓的尸体。
骑兵队再往前走,一座防御工事完备的巨大邬堡出现在眼前。
“……这是?”行走边郡多年,董桌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邬堡,为了看清全貌,他不得不调转马头,上了附近一处高地。
一个士兵探明情况,来向他汇报。
“回大人,前面是讨羌将——段宁段溯原的田庄。”
而另一边,豫州汝南郡,平舆县侯国的部曲将县城内一处院落团团包围。
院门外的牌匾上,金漆书就三个大字——格物院。
第78章
汝南郡平舆县, 格物院内正在借阅书籍的人纷纷从院里跑出来。
长史范通没有为难这些百姓,但是对待负责人徐掌柜,就没那么客气了。
徐掌柜是曹班母亲丁夫人拨给曹班的管事,善于经商,也常和官府老爷们打交道,在汝南郡经营这么多年,县国的官吏早就上下打点过了,这位长史她也认识,不是豫州人士,在汝南算是举目无亲,家中几口人什么情况情报部早就查得一清二楚,前几天院里还给他夫人送过谯县格物院新产出的香水。
可今天这么大阵仗,徐掌柜提前却一点都不知道。
↑返回顶部↑